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竹塘村航拍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竹塘村企合作项目(效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凤岗镇竹塘村的街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竹塘村浸校塘村小组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秦小辉 通讯员 周正吉

熟悉东莞市凤岗镇竹塘村的人,都知道竹塘麒麟舞历史悠久,传承至今。殊不知,现在的竹塘村正搭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统筹做好历史文化传承、人居环境整治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村居环境日新月异,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稳步提升。

今年以来,凤岗镇竹塘村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紧扣“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提效能”工作主线,坚持实干担当、奋发有为,推进全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发展,扎实推动全村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成效。数据显示,2020年1月-6月竹塘村组两级总资产4.7846亿元,增长0.7%;村组总收入3210万元,同比持平;纯收入2260万元,同比增长4.2%。

整治人居环境让村民望山见水

走进竹塘村,村内房屋整齐,道路整洁。夏日阳光下,村(居)民三三两两地闲坐在小广场,或散步闲逛,或健身聊天,一派安静祥和的景象。这些变化得益于竹塘村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据了解,作为凤岗镇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竹塘村浸校塘村小组整治项目计划投资约400万元,由镇财政补贴80%的资金,村组投入20%的资金建设。该项目已完成图纸设计和预算,预计今年9月份动工建设。

“整治范围包括建筑物的立面翻新、传统泥砖房的整修、三线整治、停车位规划、休闲小广场建设等内容。”竹塘村党工委副书记刘振光介绍,要进一步提升村居环境,给村民打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从农村实际出发,不搞大拆大建。竹塘村在实施项目过程中,以保障村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基本目标,尊重村民发展诉求,保护和传承乡村历史文化,改善农村风貌。该项目将通过保护自然地形地貌,村庄肌理和历史遗存,尊重地方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切实升级人居环境质量,保护村庄风貌特色,促进村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协调发展。

竹塘村还借助政府提供封顶1000万元的人居环境整治经费,由镇财政补贴60%,村组承担40%的工程费用,计划对浸校塘利民路、创业路等进行升级改造,计划在2021年完成。

同时,竹塘村还计划在卧龙村小组原休闲公园的基础上整合建设卧龙体育公园,主要包括升级篮球场,完善照明设施、周边围栏和绿化,在场地右侧增设羽毛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和休闲坐凳等,让周边市民群众积极参加和大力开展全民体育健身活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需要,促进村民健身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丰富和活跃村民的文体生活。

有偿流转集体土地实现共赢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随着竹塘村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村组空间规划的日益优化,聚集能力的日益增强,不少企业更加坚定了扎根竹塘的信心。近日,东莞市净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增资扩产项目推进会在村委会举行。竹塘村将位于上下围工业区21500平方米地块中15500平方米的工业用地,以磋商交易的方式有偿流转出让给净诺公司兴建厂房。净诺公司计划投资1.55亿元,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达6.5亿元以上,年纳税总额达4050万元以上。

“我们现在正在办理这些流转手续,为了同步抢时间,在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一些设计。”东莞市净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天文希望项目进度越快越好,争取今年第四季度就开工,明年就要开始启用新的厂房。

“为了保障我们村集体的利益,我们流转一部分的土地给净诺公司去发展,留一部分土地自己新建物业意向出租给净诺公司去发展,这样一来也帮助到企业去发展,也保证了村集体的经济收入。”刘振光表示,这是一件大好事,实现了共赢的效果。据了解,得益于村集体的订单式租赁方式,目前,竹塘上围村小组投资4000多万元兴建厂房,意向出租给净诺公司使用,村集体预计每年可增收约400万元收入。而下围村小组将与都市智谷公司合作开发凤清路旁“工改工”项目,该项目投资约12.4亿元,总占地约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计划建设总部产业楼、产业大厦、商务配套等。项目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待项目建成后,下围村小组将分得2.2万平方米物业,预计村集体可年增收约450万-500万元收入,从而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竹塘周边的经济发展。

同样,位于浸校塘工业区的宇宙机械科技(东莞)有限公司二期改建项目,通过拆旧建新的方式,拆除旧厂房1.14万平方米,拟新建厂房11.1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19.1万平方米(含已经建成面积7.91万平方米),该项目计划投资4.2亿元人民币,目前已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主要用于生产、研发和销售电路板设备、太阳能设备、光电设备及其配件和控制软件,致力打造全球领先的电路板设备制造企业。项目计划2021年9月竣工,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新增10亿元以上,纳税额新增1亿元,达到2.5亿元。该项目通过拆旧建新模式,提高竹塘村土地开发强度,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推进“倍增计划”实施,不断带动竹塘村组经济腾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cr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