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改是最大的民生,黄浦是如何实现旧改“加力提速”?在多渠道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上有哪些举措?

7月14日上午10时,首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专题系列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举行。

黄浦区委书记杲云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强调,旧区改造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再难也要想办法解决。李强书记指出,要把旧里居民当作我们自己的兄弟姐妹,想尽一切办法改善他们的条件。“二元结构”矛盾是黄浦发展面临的最突出短板和瓶颈,当前还有许多基础设施薄弱的旧里房屋,还有许多群众家中没有基本卫生设施(截至去年底,上海中心城区共剩余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家庭9.2万户;其中,黄浦还剩余4.6万户,占全市总量的一半)。近年来,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始终把旧区改造作为最大的民生、最大的发展,自我加压、迎难而上,持续推动旧区改造加力提速。2012年以来全区旧改征收受益居民超过5.5万户,去年更是历史性地突破1.2万户。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由于坚持做到“五个加强”:

一是加强市区联动。这两年,在市领导的亲自关心和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市区联合储备平台、地产集团政企合作平台,重点围绕老城厢,先后启动了福佑北块、福佑中南块、金陵东路(宝兴里)、乔家路等5个项目成片征收,近1.6万户居民生活条件彻底得到改善。二是加强系统谋划。注重坚持系统思维、科学排兵布阵,及时对全区旧改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进行梳理优化,滚动实施“五个一批”,即准备一批、启动一批、推进一批、收尾一批、开发一批,科学把握土地出让节奏,努力实现资金更高水平的滚动循环使用。三是加强毛地处置。在市规划资源局、市旧改办的指导下,全面梳理余留毛地项目,全面加强与各开发企业的沟通督促,研究细化“一地一策”处置方案,积极寻求多元化的资金平衡方案,千方百计推动企业继续开发,或积极搭建平台为企业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有效清理历史欠账(沉淀多年的动迁停滞项目亚龙地块、琴海苑、董家渡2号和3号地块等项目顺利启动激活,今年上半年,又成功激活启动了沉淀20多年的“硬骨头”毛地项目——新昌路1号、7号地块,以及五坊园四期、董家渡14号地块等毛地项目,中海建国东路项目也有望今年取得实质性进展)。四是加强党建引领。在宝兴里旧改中首创“党建联席会议+临时党支部”的党建工作组织架构,强化共建共商、资源整合,凝聚起强大的旧改征收合力(宝兴里旧改仅用122天完成居民100%签约,172天实现居民100%自主搬迁,创下近年来全市大体量旧改项目居民签约和搬离完成时间新纪录)。在总结宝兴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实施旧区改造全周期党建领航计划,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党员干部带头签约、走家串户“现身说法”,积极做好政策解释,帮助化解矛盾,确保征收又快又稳推进。五是加强规范征收。坚持“阳光征收”理念,狠抓廉洁纪律、锤炼优良作风,确保征收过程公开透明、补偿标准前后一致,提高征收工作的公信力,真正做到“一竿子到底、一碗水端平”,不辜负群众信任、不遗留后续矛盾,切实把旧改征收这一民生项目做到老百姓心坎上。

接下来,将积极响应市委“旧改再加力、再提速”的号召,对剩余旧改任务进行再分解、再明确、再压实,坚持“增量、扩容、提速”并举,重点聚焦金陵路、西藏路、北京路、建国路、老城厢等五大地区,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充分发挥政企合作的重要渠道作用,充分激发社会资本参与意愿,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努力破解瓶颈难题、探索走出新路,全力以赴打好旧改攻坚战。

在全力推动旧改加力提速的同时,也在积极开展“留改”试点探索。通过拆落地重建、里弄房屋综合改造、城市微更新和房屋综合修缮等多种方式,加大“留改”试点探索力度。近年来,先后实施了聚奎新村、复兴东路404弄、8号街坊(承兴里)等一批“留改”试点项目,累计完成改造851户。此外,针对暂时无征收或者留改试点计划的房屋,按照不等不靠的原则,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有计划地推动旧住房综合修缮、卫生设施改造等,2012年以来改善了9万户群众的居住条件,其中为1.4万户家庭增设了基本卫生设施

接下来,将继续坚持多措并举,因地制宜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努力让群众居住环境更整洁、生活更便利、家园更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