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O. 1|壹

又一处绿城的西湖低密美宅!

许多人应该还记得,今年5月,龙坞几十年来首次出让宅地,一共64亩,容积率1.2,由绿城小镇以总价12亿摘得。

这或许是近年杭州最神秘的低密宅地,连不少开发商都在问:它在哪里?

杭州人印象中,龙坞和茅家埠、梅家坞差不多,都是西湖边农家乐喝茶的胜地,满眼茶园、老树和庭院……这里也有美宅可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坞茶镇,在西湖群山与万亩茶园环抱之中

仅仅一个多月后,绿城就日夜兼程,拿出了龙坞宅地的初步方案,主力4-5层洋房,外立面为民国中式风。

嗯,对的,没有许多人想像中的“4层叠院”,而是茶园之间一栋栋玲珑的精装洋房,限价37100元/㎡,又是一房难摇!

这块宅地,就位于龙坞茶镇核心区,它由龙坞茶镇项目团队打造,也是蓝绿城集团唯一在杭州的一个主城小镇,生来就为西湖群山怀抱,置身万亩茶园之中。

眼下,项目案名终于公布:茗春苑。像是一个永恒的春天,一杯透绿的新茶。

NO. 2|贰

在龙坞茶镇之外,你再找不到如此“杭州”的环境。

听朋友说过一个真实段子,她曾邀请三位旧日同窗,天南海北地来杭州聚会。

短短一天,艺术家要访文创区,茶人要寻西湖龙井,旅行达人要吃农家饭,而她自己呢,只想找个地方好好呼吸新鲜空气……怎么办?

那个最终抚平一切心愿的地方,就是龙坞茶镇。

它是西湖龙井最大的原产地保护区;它是本地人喝茶吃饭的绝佳去处;它是美院与音乐学院周边,灵感最多的地方;它还是杭州城市腹地最大的森林氧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湖龙井约70%的产量,来自于龙坞

近40度的酷夏里,我从绕城高速转入龙坞茶镇,体感就比市区清凉了好几度。

碧蓝的天和大朵的白云,覆盖着温柔起伏的茶山。村落之间阡陌交通,屋舍俨然,通体洁白的民宿,隐身其间。

置身茶园中,一面可以望见之江拔地而起的高楼群落,另一面呢,路遇的村民会随手一指:喏,那个山头过去,就是西湖。

作为4A级景区,龙坞茶镇的周边山峦起伏,森林覆盖率高达93.4%,1381公顷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3平方公里的大清谷、40余亩的光明寺水库、兔子山生态公园……都环伺于侧,而2公里之外,便是西湖风景名胜区界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坞茶镇,天然的“茶园低密生活区”

某种意义上,这“茶园低密生活区”颇似曼哈顿的格林威治村,是一个城中之村、城中小镇。

虽在城中,却如长于温室,远离一切外在的喧器,葆育出自成风格的文化与生活配套体系。

在这里,无论是商街、民居、学校、酒店,还是作为中国国际茶博会永久会址的国际会展中心,都散落于绿色织锦一般的青山翠谷之中。

从前,除了世代居住于此的村民,你要在这儿留宿,只能依靠提供Bed&Breakfast的民宿,而今,“茗春苑”终于进入了杭州人安家落户的待选名单。

NO. 3|叁

西湖群山中,从来是杭州房价最高的稀贵住区,绿城也在此呈奉过一轮又一轮低密风格创新。

最初的灵感要溯源至1997年,背枕五云山的九溪玫瑰园。红墙坡顶的美式别墅,一亮相售价就已达500万-800万。

十几年后,云栖玫瑰园亮相,产品变为法式联排、法式大合院与中式合院的组合。其中一套售价1.21亿元的中式大宅,至今保持“浙江最贵豪宅”的新房成交纪录。

此后,绿城将目光移至西湖北线,在西溪路上开发了西溪雲庐,独创了现代“大玻璃”叠墅trees villa,它即将推出的最后45套中式合院,将卖到2000万—500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五云山麓的九溪玫瑰园

(下)西溪路上的西溪云庐

美式、法式—中式—现代,一路走来,终于轮到民国风登场了!

于西湖群山和千年茶园之中,蓝绿城将龙坞茶镇整体开发的风貌,定位于民国风。

这种风格,既保留了中国建筑的传统基因,又适应现代社会大体量建筑的发展,可成为现代人的精神家园,也更能承载千年茶文化的厚度。

而精装限价于37100元/㎡的绿城·茗春苑,更是将入住西湖群山与4A景区的门槛,一下子放低到总价约400万起,成为无数家庭改善居住之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茗春苑鸟瞰效果图

即将亮相的茗春苑,坐落于东西狭长的地块之上,正居整个龙坞茶镇的核心区,总计27幢4-5层的建筑,约340多套洋房房源。

它的建筑面积段约从110㎡到160㎡,四房户型为主,切中的正是改善家庭的需求。

从外形看,黑瓦搭配白墙,稳重敦厚,是地道的民国中式审美;再向细部推敲,它又处处扣上了民国建筑“与时俱进”的设计内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茗春苑建筑效果图

屋顶取法中式建筑的盝顶,上部为平顶,下部为四面坡,屋脊线平缓,檐角几乎不起翘;檐下的滴水瓦,窗外的卍字纹栏杆,也都是中式建筑最富意趣的微表情。

而大面积的落地窗,阳台的大玻璃栏板,则配上了线条简化的中式窗格和围栏。茜纱窗下的婉转情致,现代住宅的明朗实用,两相兼顾。

由此,加上民国海派的茶镇九街,民国风情的“最美回迁房”葛衙庄,在北山街和中山路之外,西湖边第三大“民国风建筑集群”,初露雏形。

NO. 4|肆

民国生活之于龙坞茶镇,不仅仅是形制上的复刻,更是生活方式的再现。

四五层的洋房,那屋脊的高度,便自动融为茶园山脊线的一部分。

抬起眼,便是一重重山外青山,一陇陇连绵茶树,背景里,是仿佛永远含着水汽的蓝天。

一室明净中,沏一壶清香萦绕的绿茶,与二三家人或好友共饮。那正是周作人笔下描摹的吃茶时光:“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坞茶镇九街,两侧香樟夹道

民国时的杭州,茶是文人的雅生活,也是百姓的“开门七件事”。今天的龙坞茶镇亦是如此,走出家门,你还可以到龙坞茶镇九街闲坐一个下午。

这片民国海派风的茶文化街区,同样也由“蓝绿城班底”打造。

它由原龙坞工业园区改造而成,9条街巷交织成一个街区,因此得名。所扣的“茶”主题,正源自世代种茶、炒茶、售茶、饮茶的龙坞茶村,世间万般缤纷,都不及一句:走,吃茶去。

它的模样,有几分像莫干山庾村,但更静更雅。在商街之中,不时退让出一方广场、一泓水景,且处处穿插着口袋公园,随处都可以闲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坞茶镇九街,听蓝茶空间

我最心仪的是听蓝茶空间。

走过红砖拱券的回廊花园,于庭院或茶室中,独坐与小聚皆合宜。西湖龙井茶博物馆亦值得细细观摩,留存的是龙井茶的大历史,也是小镇生活的吉光片羽。

商铺林立的九街之中,浙茶集团、艺福堂、贡牌、大茗堂、万融堂素业茶院都已入驻……养眼,且落胃。

与龙井、梅家坞不同,整个龙坞的旧有农民房已全部拆除,今年年初,村民已住进民国风回迁房。

NO. 5|伍

“这真是外人不识,村人不知,武陵渔父,也不曾到过的一座世外的桃源。”

1935年春天在龙坞的一番游览,令郁达夫写下这篇散文《龙门山路》。

民国时,西湖群山中的龙坞是诸多名士向往的避世之所。而今,它其实就处于主城西湖区怀抱之中,流风所被,遗韵尚存。

它如同生活在一部永远的年代剧里,之江大桥或之江路隧道(在建),就是那穿越的任意门。地铁四期规划建议中的12号线,也将由此穿过,贯通杭州西南,实现三江汇与科创大走廊的联通。

龙坞这个蛰伏了几十年的宜居板块,终获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坞茶镇九街,游客中心

眼下,之江附近的楼市,也早已风生水起。新开项目的高层,均价已经到了38000元/㎡上下,而最低中签率,已经下探到了6.8%。

而预计于年底入市的茗春苑,洋房均价限于37100元/㎡,也就是主力总价段在400到600万之间。无疑,这又将是一轮博手气之战。

对英国人来说,当午后的时钟敲响四下,世上的一切为茶而停。而在龙坞茶镇,每一分钟都仿佛有八十秒那么长。

这里的每一分钟都很清新,这里的每一份空间,都值得珍藏。

若你有意了解更多信息

可添加绿城·茗春苑置业顾问,进一步咨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