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房产综合报道】 12月1日,贝壳研究院发布11月房企融资情况,统计数据显示,1-11月房企债券融资约11291亿元,较上年同期微增0.8%,保持低位,累计增幅较2019年同期收窄17.4个百分点。从全年来看,2020年前11月融资规模占2019年全年的95.6%,预计2020年全年,房企债券融资规模有所增长,但增速明显回落。

具体来看,11月境外融资共发行18笔,融资规模约280亿元人民币,环比减少15.7%,同比减少52.9%;11月境外债券规模占比约34%,较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境内共发行66笔融资债券,较上月增加19笔,境内融资规模环比增长54.3%,同比增长18.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对于境外市场的跌宕起伏,境内市场表现出平稳态势。业内人士认为,为应对市场政策变化,以及加快资金储备,不少房企将重心偏向境内融资并加大了融资频率。此外,而因境外疫情再次反复,同时全球政治经济等多方面不确定性导致境外债市整体低迷。

目前,A股上市房企前三季度报已经基本公布完毕,业绩浮出水面,整体来看,行业营业收入呈下滑态势,“增收不增利”现象也十分明显。

业内人士分析,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近几年由于限价叠加土地成本增高,使得房企溢价空间被侵蚀,“增收不增利”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2016年至2017年,“地王”项目频出,这部分项目转结收入时利润较低;另一方面,房企开展的促销让利营销活动也会有损房企的盈利水平。

根据贝壳研究院统计,2021年到期债务规模预计可达12448亿元,同比增长36.0%,房企偿债压力继续攀升。按照近五年房企债券融资发行周期推算,预计未来房企债券融资到期债务压力实现实质性下降仍需3-5年时间。

潘浩表示,伴随着国内金融监管升级且样本规模扩大的趋势,预计至年末,以防风险为首要方向,境内融资环境将持续收紧。同时,银保监会加大查处银行、机构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的行动,将进一步抬升房企境内融资的门槛,料年末房企境内发债难度将升级。

(原文部分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