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定位再被高层强调。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事实上,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仅半年时间,高层关于“房住不炒”的表态至少已有3次。其中,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要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7月24日召开的房地产工作座谈会明确,“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随着房地产调控密集加码,售楼部、房产中介感受如何?消费者购房意愿怎样?购房理念有无发生变化?《证券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我们楼盘于2019年底开盘,共陆续推出1330套精装和毛坯房源,截至目前还余100多套待售,整体销售情况较乐观。”河南省信阳市某售楼部的销售主管对记者表示,消费者的购房热情并未受疫情影响,平均每天到访量近30组(一个家庭为一组)左右,分为自然到访(8组—10组左右)和邀约到访(17组—20组左右),平均每月销售量为80套左右,预计2021年2月底能清盘。

湖北省宜昌市某房产中介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在宜昌市共有16家门店。就今年整体情况来看,我们门店不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的成交量都已基本与2019年持平,平均每月为20单左右,‘金九银十’仍是消费者购房高峰期”。当记者问及消费者的购房理念有何变化时,工作人员认为,“已由刚性需求向改善型需求倾斜。”

今年9月底刚拿到北京市房山区某商品房房本的琦琦(化名)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我是外地人,之前租房感觉各种受限,在京买房就是为了工作和生活更方便。”琦琦是通过房产中介购买的二手房,从8月初开始看房到9月底拿到房本,一共用时不到两个月。11月初银行发放193万元贷款(120万元公积金贷+73万元商业贷)后,她就迅速着手装修事宜,预计2021年1月底完工。

在上海市普陀区工作的金静(化名)近期则有换房的打算。她向记者介绍,“最初手头资金有限,我便于2014年底先在苏州购买了一套新房。最近打算将苏州市的房子卖出,然后添钱置换一套上海市的房子”。

金静以“先租后买,先小后大”8个字来形容她和身边朋友逐步改善住房条件的消费理念。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收紧为主,效果显著,至少二线城市的地价、房价等都有所降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消费者购房的担忧,让大家觉得房价泡沫有所减少。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市场将继续引领投资增长。经历了多年的严格调控,房地产市场始终保持较强韧性,预计未来仍能维持这一韧性。

结合今年房地产调控情况来看,明年监管重点将有哪些?陶金认为,长期来看,严控房地产市场快速扩张、房价快速上涨、房地产融资快速增长等都是监管重点领域。未来房地产调控将聚焦房屋的居住功能,在城市地区增加租赁住房的供给,提高其附属的民生权利;同时增加保障房建设,解决房屋实际供给不足的问题。短期来看,由于严格的调控,需求导致的房地产韧性仍然较明显,会在一定程度上托底市场交易繁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