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上午,“回顾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发布会第十五场:江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就新闻发布会在昌举行。“十三五”期间,尤其是2018年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来的三年,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绩。但我省当前的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繁重、形势依然严峻。2021年,我省将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实现“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开局。

●“十三五”回顾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列中部省份第一

全省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继续名列中部省份第一;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4.7%,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继续名列中部省份第一。

全省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为94.7%,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继续名列中部省份第一;Ⅴ类及劣Ⅴ类水断面比例为0%,其中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6.0%,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继续名列中部省份第一;鄱阳湖点位水质优良比例为41.2%,同比上升35.3个百分点,总磷浓度为0.058毫克/升,同比下降15.9%;设区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22座

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优,列全国第四位;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列全国第二位;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累计达到5个,列全国第二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累计达到16个,列全国第五位;率先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

全省累计建成城镇污水管网2万多公里、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4.7%;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基本完成提标改造,建成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88座,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516座;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22座、日处理能力达到2.235万吨;建成了由186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和287个水质监测自动站构成的覆盖全省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

35项改革举措和经验成果在全国推广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38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部完成,35项改革举措和经验成果列入国家清单在全国推广。绿色发展“靖安模式”、废弃矿山修复“寻乌经验”、萍乡海绵城市建设、景德镇“城市双修”、余江农村宅基地改革等成为全国典型。

2020年,在全省大力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行动,共排查出12218个问题,已完成整改9863个,完成率80.7%。

●“十四五”部署

深入推进“五河两岸一江一湖”全流域保护

据统计部门调查显示,全省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从2017年的83.6%上升到2019年的89.3%,提高5.7个百分点。当前,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依然繁重,形势依然严峻。2021年,我省坚持减污和降碳协同推进,深入推进“五河两岸一江一湖”全流域保护和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有序推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坚持问题整治和治理能力共同提升,强力推进2020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21个问题的整改见效,以实际成效迎接今年中央对我省开展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此外,还要坚持发展与保护齐头并进,深入实施环评审批和环境执法正面清单管理,积极实施规划环评、“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加快打通“两山”转换通道,推动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等结构调整,助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出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