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区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从党的百年奋进史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在“强南明”中服务“强省会”,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和工作的动力。

精准破解发展难题

作为省会核心区,南明区目前面临“城市能级不够强、城市空间格局已经定型,外延扩展已无可能”等困局。一方面,城市能级与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之间不相匹配的问题成为制约该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另一方面,作为老城区,需要大面积土地的项目和企业难以落地,客观上导致招商面不宽。

南明区正视问题不回避,把加速推进城市更新,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市域治理,提升城市能级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和“强省会”五年行动,全力推进“三区打造”,即打造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区、城市更新先行示范区、社会治理创新应用区,做强城市,提升能级,为高质量建设中高端消费引领区,全方位推进南明现代化进程筑基铺路。

同时,该区把招商的主要目标锁定在占地少、高附加值的“高精尖”产业项目上,强化系统观念,围绕“点、线、面”统筹规划招商工作。做到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着力打造产业高端化、功能现代化、服务多元化、管理智慧化的立体城市,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南明区抓住城市能级与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不相匹配的主要矛盾,坚持以高能级、高品质的城市环境为支撑,全力推进“数字城市”“韧性城市”建设,加快构建“一轴两翼”(以南明河滨河经济带为主轴,以富源大道、沙冲大道为两翼)相向拓展、多点协同的城市发展新格局,系统推进基础设施更新、生态修复更新、公共服务配套更新,重构城市智慧管理功能、健康防疫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生态修复功能,快速提升城市品质,全力把南明区打造成宜居宜游宜商宜业的、具有独特显著优势的中高端消费特色城区,提升城市中心区首位度。

南明区围绕城市功能布局和城市品质抓好棚户区改造,围绕提升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抓好老旧小区改造,围绕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配套抓好背街小巷改造。把“三改”工作作为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目前,太慈桥监狱二期棚户区、啤酒厂一期棚户区、青山老旧小区、兴隆老旧小区等7个改造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南明区全年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10507户,改造面积223.46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项目7个,涉及居民24784户,改造面积169.18万平方米;按照“一街一策、标本兼治”的原则,改造提升背街小巷50条。“三改”工作中,将主要针对环卫保洁、占道经营、私搭乱建、门头牌匾、乱停乱放、架空管线、市政设施、墙面立面、绿化景观、夜市摊区等10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让群众生活环境更舒适。

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南明区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打造“学在南明”品牌、着力解决就业“饭碗”、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提升城市文明建设等方面入手,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和揪心事。

针对教育结构不平衡,校际间办学水平、办学质量有差距等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南明区实施教育扩容提质工程,今年将新建改扩建学校4所,实施85间标准化考试教室改造,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学前教育公办率达到58%;实施中小学护眼计划,改造500间教室照明系统,区属两所高中学校免费接收辖区低保家庭学生,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位,帮助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打造“学在南明”品牌。

针对就业,南明区通过公共服务保就业、创业带动兴就业、技能培训促就业等方式,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运用“百姓关注”“南明就业”抖音号、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发布招聘信息,先后举办100余场招聘会,1700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3.8万余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800余人;发放自主创业补贴和创业场所租赁补贴1194.87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20万元,带动就业240余人。

在医疗方面,南明区将推进医联体建设,提升医疗水平,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南明区人民医院和贵州省人民医院建立医联体后,患者在区医院就可以得到省医专家的诊疗。该区今年将新建南明区中医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个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

在城市管理方面,南明区将加强网格化管理,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该区采取“网格员巡查”方式,获取网格内市政环卫设施、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农贸市场等方方面面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构建起“乡办吹哨,部门报到、及时调处”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