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全球首创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示范段)在山东青岛完成“首秀”正式竣工,该系统由山东港口与总部在武汉的中车长江集团共同打造,实现了空轨技术与港口业务的有机融合,打通了集装箱运输港、船、站、场间的“最后一公里”。

基于探索立体智能化、绿色低碳化运输的港口集疏运发展趋势,2020年11月,山东港口与中车长江集团正式签约,组建联合项目团队,共同研发建设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一期示范工程。该项目起于青岛港前湾港区自动化码头,止于人工码头箱区,全长620米,后期将连接贯通青岛港前湾南、北岸铁路站。

据介绍,这一整套系统叫“多式联运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由中车长江公司创新研发,在国内外集装箱运输装备领域属于首创。这套系统,就像悬挂式的轨道交通,空中运行,不占地方。而且不受恶劣天气影响,不管阴晴雨雪,都能24小时运营。

据了解,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由轨道、动车、运控、供电通信、转接和信息调度6大系统组成。作为全球港口立体集疏运模式创新的先河,该系统不受用地限制,可在繁忙的地面交通上空全天候、全时段运营,有效解决水平货运车辆过多占用道路带来的城市交通拥堵、道路安全等问题。同时全程采用电力驱动,与传统集卡运输模式相比,每自然箱降低能耗50%以上,噪音约为柴油集卡噪音的25%,减少碳排放90%以上。还实现了全自动、高智能运行,应用了北斗定位、5G通讯、无人驾驶、主动防摇纠偏等前沿技术。

中车长江集团负责人介绍,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立足于以立体交通的思维构建未来物流体系的关键节点,开辟空中通道,链接重要枢纽,打通物流瓶颈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港口、陆路、铁路联运“零换乘”,催化港口集疏运微循环,将进一步提升集装箱集疏运能力和效率,对提升货物转运效率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