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缘文脉 中国铁建定址姑苏古城

伴随着时代发展,全国能循迹的古城已屈指可数,在人们回望城市的时候,才发现拥有当地城市文化代表的古城亦或者是城市,显得多么珍贵,一时之间全国趋之若鹜。

但姑苏古城区之上的江南建筑正在慢慢变少。姑苏区作为名城核心,被列为重点提升区域,在苏州市委书记的亲自带领下开启了古城复兴计划,复兴江南建筑文化是时代赋予中国铁建的使命。选址拙政园北园旧址,与拙政园仅一巷之隔,地段之厚重谓是一国难求。在拙政传承拙政,复兴传统古建,是中国铁建的梦想,也 拙政江南 详情 )发扬中国园林的开端。

江南文化传承 央企责任使命

传承与创新是当代的伟大命题,在承继与深研中,苏州园林方能焕发新的生命力。在不断的传承、发展与升华中,传统文化的深沉积淀和深厚滋养,让中国园林绽放出璀璨的新时代光芒,是中国铁建作为央企的责任,也是企业的使命。

中国铁建华东区域公司秉着对城市的敬意、对文化的敬仰、对自然的敬畏,致力打造三大高端产品线-江南院子、都会雅院 、度假别院。中国铁建拙政江南项目是华东区域江南院子产品杠鼎之作。

“尊重中国园林文化的最好方式,就是在承继的基础上,去重塑它。”这是中国铁建筑传承中国园林文化和筑造拙政江南的初心。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园林文化,中国铁建华东区域特邀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苏州园林局顾问曹林娣教授担任园林文化首席顾问,为向世界分享纯中国美的最高表现,拙政江南提出“先造园,后造宅”的建筑理念。

拙政旧址 一脉传承

拙政江南就是在拙政园北园旧址上,以拙政之脉 传承中国意,致献仅56园传世藏品。

中国铁建地产华东公司布局高端产品线之时,将江南园林美学和中国文化符号融入产品理念当中,打造江南院子系。拙政江南的园林设计团队、建筑团体、怀着对文化的敬畏和对品质的追求,倾注三年心血,方为时代淬炼拙政江南56院。

于举国难寻的园林地脉上,拙政江南以文化造园江南蕴。以天人合一、宅园一体为本源思想,成就56栋传世院墅独具典范意义的哲学意境。同时以诗文构园,造抱拙八景,复兴拙政园雅韵。每个宅邸内,叠山理水,近水远山皆是情,一池一庭皆是诗。

为了更好的传承拙政,峰石、湖石、花草、树木等等均延续拙政园的园林神韵安装、栽种。其中单单中庭的紫薇树,团队便苦寻半年之久,最终从一位花木收藏家手里购得。甚至,连花街铺地选用的卵石,都经严格筛选,严格控制,力争每一粒的大小都在长约8-10cm、宽约2-3cm区间内,并由香山帮老工匠们手工绘制图纸,带队按照古法全手工蹲地铺设。

曹林娣教授参照文徵明遵循的周易文王八卦方位所著的《三十一景图咏》,为新抱拙八景挑选花木,并亲自赋名。园中水池方位、植被布景、亭台楼阁的造型摆位、黛瓦白墙的每一砖一瓦,均可探寻一二历史余温,合乎拙政园的气韵,呈现出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

书香意趣无所不在,或呈册页形、或呈书卷形亭台匾额镌刻着俯仰之间的拙政文脉。一簇簇寓意书香门第的芸香草自然清新,在清悠花木的映照下,古与新,青与红,盘根错节间,不知不觉引到访之客进入东方天地。

大师雕拙 美学经典

素有一句话,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而拙政园可谓胜甲天下,一园冠江南,也被称为天下园林典范。

“璞玉雕琢方成器”,拙政江南经历了长达三年的反复雕琢。项目携手8位当今名匠,合著时代孤品。园林、建筑、景观、室内,在设计时,无不数易其稿,团队综合园林法原、中式美学、现代人居住习惯、材质等多项因素,反复研讨后敲定最终方案。

虽宛自天开,亦由人匠心而作。拙政江南56院绝世藏品荣登了中国最具影响力、最权威的杂志——《中国园林》。曹林娣教授在其中详细介绍了拙政江南如何参考拙政园的营园法式,在领悟中运用借景、框景、对景、漏景等方法,表达出苏州园林的“有无相生”意境。将中华经典园林之文化精神继承性地融入当代宅园造景的文化设计之中,对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精神在当代的延续承传的意义。

曹林娣教授在设计拙政江南时曾说:“持守愚拙,不投机取巧,正是儒家提倡和躬行的文化精神,与拙政园之“拙”一脉相承,体现知行合一的人格精神。”

拙政江南是对苏州文化所见下的中国意的传承,也是献给时代的传世国韵院墅。仅此56院墅,院院皆典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