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市住建委称,发展装配式建筑,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推进节能减排,更有利于培育新产业和新型建设队伍,促进建筑业信息化建设,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打造首都建设精品工程的重要途径。

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22年,北京将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40% 以上,到2025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5%。

所谓装配式装修,是由产业工人将工厂预制生产的部品、部件,包括架空地面、集成吊顶、装配式隔墙、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模块家具、集成机电设备及所需要的组件等,运到现场按照标准化程序进行组合安装的装修方式。

公众熟知的港珠澳大桥、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中国南极长城站等,均为装配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此外,国内已有北京郭公庄公租房、深圳裕璟幸福家园等多个居民住宅的项目采用了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与民众关系最大的,是 " 全装修成品交房 "。

征求意见稿提出,新建建筑应实施全装修成品交房,逐步提高装配式装修在保障性住房、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比例,鼓励既有建筑装修和改造采用装配式装修。

据悉,北京将研究制定菜单式全装修实施方案,明确装修标准和价格区间,纳入住房销售合同,推广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的装修模式,加快智能产品和智能家居的应用,实现优质优价和品质提升,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同时,完善整体卫浴、集成厨房、同层排水、整体门窗、轻质墙板系统等集成化部品部件的产品配套能力,逐步形成标准化、系列化、成套化的部品部件供应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对上述信息进行采集、编辑,不对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时间、市场、政策等信息会发生变化,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文章部分图片与文字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5个工作日内联系作者删除,作者邮箱kwyfcc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