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至少已有16个城市公布“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数量。记者从住建部了解到,多家银行对支持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城市政府要发挥好作用,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运营主体和银行搭建好沟通平台,积极争取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运营的信贷支持力度。
得益于政策面的“精准护航”,近两年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无疑驶入“快车道”。尤其是对于部分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中的无房新市民、青年人来说,距离实现“租房自由”似乎更近了。
住建部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全国40个重点城市计划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共93.6万套。仅前9个月份,40个城市已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72万套,占全年计划的76.9%,完成投资775亿元。其中,南京、无锡、宁波、佛山、长春、南宁等6个城市已完成年度计划。
“经过多年的市场实践和经验积累,租赁住房行业愈发趋于理性且规范发展,尤其是在国家各项政策支持下,其运营逻辑进一步清晰且形成闭环。”ICCRA住房租赁产业研究院院长赵然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可以说,当前住房租赁市场的供需两端已进入相互促进的正循环状态。所以从下一步来说,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进一步“补砖头”,即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有效供给,以满足市场需求。
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印发后,特别是7月22日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推动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取得初步成效,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如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等在广泛深入摸底调查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因城施策,采取新建、改建、改造、租赁补贴和将政府的闲置住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多种方式,切实增加供给,科学确定“十四五”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目标。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上海计划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间)、广州计划新增60万套(间)、深圳计划新增40万套(间),均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45%左右。北京正在编制“十四五”住房发展规划,其中保障性租赁住房占比将不低于30%。杭州、西安“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均为30万套(间),成都、厦门、武汉为25万套(间),宁波、佛山为20万套(间),济南、福州、长沙、苏州为15万套(间),南京12.5万套(间)。
从供给方式上看,《证券日报》记者近日从深圳住建局了解到,为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深圳住建局组织起草的《关于既有非居住房屋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拟实行“非居改保”,即将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商业、办公、旅馆(酒店)、厂房、研发用房、仓库等非居住存量房屋改造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赵然认为,作为楼市调控“标杆城市”,深圳此次在住房租赁行业政策落地执行方面走在了各城市的前列。从政策内容看,可以说完整度高、落地性强。覆盖了非居住房屋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各个环节,兼顾供给、需求、监管三方面,是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多渠道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的有益探索,后续有望为其他城市提供可借鉴的样本经验。
记者注意到,为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的进一步发展,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完善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已于10月1日起开始执行。此外,从金融机构角度来说,多家银行亦对支持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随着后续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的不断加大,大量新市民可通过租赁的方式有效解决居住问题,同时由于保障性租赁住房在租金层面存在一定优势,对于租户而言,“安全感”也会更强。从这一角度来说,或会延迟其购房时间,进而对一些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起到较好地平抑购房需求快速增长的作用。(杜雨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