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过去的2021年,房地产行业充满了动荡和挑战。这一年,有人误判形势,坠入谷底;有人壮志未酬,猝然长逝;有人夫妻反目,波及控股权;有人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有人面对危机,选择面对……新京报房产新闻部盘点了这一年行业内产生重大影响的十位人物,通过这些人物的众生相,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行业的变迁,或许还能窥见未来的走势。

1、许家印:光鲜不再

许家印可谓是地产行业最失意的企业家,从曾经的地产首富到旗下公司负债万亿,就在这不到一年间发生。

随着恒大债务危机爆发,许家印开始经历创业以来最冷的“寒冬”。不过,许家印没有逃避,多次作出承诺会力保交楼、负责到底。7月以来,为维持集团流动性,许家印已通过变卖个人资产或质押股权等方式筹集资金,累计向恒大注入超70亿现金,维持集团的基本运营。

10月22日,许家印在恒大集团复工复产专题会上表示,恒大要全面实施现楼销售,没有预售过的楼栋或项目今后要全部改为现楼销售。此外,房地产的销售规模要从去年的7000多亿,在10年内压降到每年2000亿左右,并在10年内完成由房地产向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转型。不过,新战略能否帮助恒大跨过债务泥潭,仍有待观察。

2、左晖:猝然离世

今年5月20日,贝壳找房发布讣告,左晖因病不幸离世,年仅50岁。消息传出后,地产行业众多人士纷纷缅怀。左晖被誉为房产经纪行业的领军人物,二十年来,左晖带领下的链家,已融入中国众多城市,构成其线下网络的毛细血管。与此同时,其建立的线上服务平台贝壳找房,推动了房产经纪行业规则的构建和重塑。

随着左晖的离世,贝壳也迎来一系列挑战,股价从高点回落;随着深圳、杭州等地推出官方交易平台,“去中介”的说法也甚嚣尘上。尤其是今年10月以来,受各地调控政策影响,国内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通道,随之,房产经纪行业裁员、闭店等坏消息接踵而至。值得关注的是,时值年底,贝壳遭遇浑水公司“做空”,陷入舆论风波。

毋庸置疑,围绕贝壳和左晖的争议还将持续。接棒左晖,彭永东时代的贝壳该怎么走?还需要时间来证明这一接班人和管理团队。

3、潘石屹:套现落空

作为地产圈微博粉丝较多的大佬,潘石屹一直有着极高的曝光度,从拍电影、卖苹果、跑马拉松到摄影、学编程等,但是其也毁誉参半,尤其是“清仓跑路”的舆论甚嚣尘上。

2012年,SOHO中国做起“包租公”,从散售转向持有。不过,自宣布转型以来,SOHO中国仍屡有不同程度的大宗交易动作,2014年至2019年累计出售逾250亿元的物业资产,尤其是2020年,“卖卖卖”的频率有点高。与此同时,SOHO中国并未在境内再购入新项目。

在此基础上,今年6月16日,SOHO中国发布公告称,黑石发出全面收购要约,投资SOHO中国,约合30.47亿美元,以取得SOHO中国的控股权;交易完成后,SOHO中国现有控股股东将保留9%的股权,SOHO中国也将继续在港交所上市。然而,收购并未如期顺利推进。最终,9月10日,SOHO中国公告披露,黑石收购要约终止。

4、任泽平:“谏言”争议

从话题量、传播度上来看,任泽平可谓2021年最红的经济学家。2017年12月,任泽平加盟恒大,担任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副总裁级)兼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彼时其因几千万年薪的传闻曾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今年3月,在恒大度过39个月之后,任泽平最终选择与恒大分道扬镳,重回老本行,加盟东吴证券。

随着恒大陷入债务危机,已离职的他被质疑“误”了企业,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对此,10月11日,任泽平在“泽平宏观”发表长文回应了诸多非议。他表示,“刚入职没多久,我还当着公司几位主要负责人的面谏言降负债、反对多元化,因为国内外企业发展史上清楚地写着,多元化大多失败,可谓九死一生。”

如今,风波过去,任泽平的抖音号半年间收获了众多粉丝,搞直播,卖课程……在老本行中风生水起。

5、郁亮:筹备“过冬”

万科常年稳居行业龙头地位,其掌舵人自然也成为业内公认的“带头大哥”,董事会主席郁亮的话也常被解读为行业发展风向标,从定调“白银时代”,到“活下去”,再到聚焦“管理红利”。

三年前,郁亮提出“活下去”,如今一语成谶,“活下去”成为各大房企主要命题,也是房地产行业最真实的存在。今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行业局势,郁亮的思路十分清晰。10月22日,万科在上海举行业务交流会,郁亮用十六个字总结目前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走向:尊重常识、回归常态;阵痛之后、仍有机会。

在郁亮看来,房地产行业已进入新常态,阵痛之后仍有机会。这一过程中,先解决自己的问题,保障自己的安全,“冬天都一样,都不太好过;但是春天不一样,有不同的活法,重点是研究‘春天的活法’。”

6、王健林:“轻装”归来

低调许久、用几年时间大力降负债的王健林,进入2021年明显活跃了起来,先后在全国范围内会见了天津、长春、大连、承德、眉山、肇庆、珠海等地各级领导。

尤为重要的是,3月29日,万达商管集团与珠海市政府签署协议,将重组后的万达轻资产商管公司落户珠海横琴,同时珠海国资委出资30亿元战投入股万达轻资产商管公司。随后,万达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大股东变更为“珠海万达商管”,持股比例100%。在此基础上,10月21日,珠海万达商管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书。

商业运营方面,6月12日,由万达集团投资建设的延安红街开街营业,开业仅百余天,就已突破400万人次。万达广场方面,截至9月30日,万达广场进入“400店时代” 。

10月11日,中国一汽与万达集团宣布双方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成立汽车服务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全新红旗商超体验店”。随之,有消息称,王健林将自己的爱车换成红旗,同时要求企业高管也一并把车换成红旗。

7、黄其森:“二次创业”?

泰禾陷入债务危机的一年多来,泰禾的项目一度大范围停工停产。今年以来,随着资金压力的逐渐缓解,泰禾项目也陆续复工。4月28日,黄其森在内部动员会上表示,泰禾到了全面复工复产复销的时候,希望公司上下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凝心聚力。

7月,泰禾的内刊《泰客会》复刊,黄其森发表题为《泰禾的形势与任务》的署名文章,称泰禾“开始进入上山路”,并展望公司“二次创业”的前景。在此基础上,8月28日,在泰禾中国院子举行的发布会上,黄其森出现在聚光灯下。他表示,泰禾未来在发展方面会有“变”与“不变”,不变的是对产品的匠心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改变的是泰禾对规模的追求。今后泰禾会走“小而美小而精”的发展道路。

不过对于黄其森来说,打造产品是泰禾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但是目前解决债务问题是公司渡过流动性危机、解决广大业主交房问题的唯一通道。

8、曾宝宝:“至暗时刻”

花样年危局爆发于10月4日,一笔美元票据余额未能按期兑付,率先躺平的姿势,不仅让花样年自身陷入流动性危机,也接连引发房企美元债违约。当天晚上,曾宝宝在微博发布了一张《至暗时刻》的电影海报,疑似当时心境。但不久之后,她发布了两条朋友圈,对当下问题有了更明确和积极的态度。

“事情来了,不逃避;遇到问题,去解决。”10月8日,曾宝宝向全体员工发布《宝爷家书》时解释称,花样年的流动性困难源于9月29日凌晨,标普突然大幅下调公司评级,致使公司境内外融资交叉严重受限,流动性出现阶段性紧张。同时,曾宝宝向外界承诺绝不“躺平”,力争控制和消弭风险,早日走出流动性困境。

曾宝宝表态的同时,花样年也在积极自救。过去三个月内,花样年旗下主要对外投资公司先后以抵押或出售方式,退出了深圳、成都、杭州、北京等地十余家项目子公司或投资合伙企业。

9、黄红云:夫妻“暗战”

2021年,对于黄红云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今年年初,金科股份经历了一次很大的人事变动,公司原董事长蒋思海、总裁喻林强退居幕后,周达当选公司董事长,杨程钧当选集团总裁。

这样的核心高层换防,也被业内认为是黄红云拿出的“不破不立”的态度。在这之前,金科结束了与融创耗时4年的控制权之争,并制定了5年达到4500亿元的销售目标,不难看出黄红云对规模的渴求。

黄红云虽坐稳公司实控人之位,但股权财产的分割让金科一度陷入舆论风波。年中,一封《致金科全体员工的公开信》在网络上发酵,撕开了黄红云及前妻陶虹遐之间的离异纷争。黄红云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我个人不会放弃公司的控制权,金科就是我的生命”。

临近年尾,金科又深受资金链断裂谣言的困扰,虽然其火速否认报道不实,但频频造谣与辟谣的背后,是外界对于金科经营状况及流动性的担忧。

10、胡葆森:因灾“求救”

作为建业系的创始人,也是早年的地产“三君子”之一,随着王石、冯仑逐渐淡出,胡葆森成为唯一一位坚守在一线的“元老”。

今年5月,胡葆森将建业地产旗下的代建板块中原建业分拆上市,成为建业系第四个上市平台。6月28日,建业集团与荣华控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西安举行,胡葆森表示,陕西是建业走向大中原、服务大中原的第一站。

而在今年9月,建业地产再次成为业内外关注焦点。由7·20郑州暴雨事件作为起因,一份建业集团向河南省政府发出的求救信《关于企业出现重大风险和危机并请求帮扶救援的报告》广泛流传,并在市场引发较大波澜。因为这封信,“建业系”四家上司公司股价齐齐下跌,建业地产流动性问题也被暴露在聚光灯下。

下半年以来,胡葆森采取措施向市场注入信心。11月8日,建业支付3.75亿美元回购当日到期的66.75%优先票据;同日,建业还披露在港交所回购200万股,总代价为207.25万港元。

作者:张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