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博智林“多机施工系统”进入应用新阶段 助推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建筑行业正发生着深刻的改变。从“百年住宅”到“装配式住宅”再到“智能建造”,整个行业都力图通过点满“科技树”,提升建筑行业的效率与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能建造用科技颠覆传统

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碧桂园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走在了前列。2021年12月30日,碧桂园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在汕头金平项目首次完成多机施工系统的验收。在探索高质量、智慧化的智能建造新路径方面再度取得重大成果。

什么是多机施工系统?据记者了解,碧桂园博智林多机施工系统包含三个大系统——BIM、FMS、WMS。其中BIM协同平台是智能施工规划中心,能够合理规划建筑机器人的施工和相关物料的保障。而FMS系统则是现场的指挥中枢,它通过接收BIM协同平台派发的工单,一方面对全部机器人精确调度,一方面同步呼唤WMS系统提供物料支持。WMS系统则是物料供应管理中枢,能够全程监控物料的出库、运输和机器人加料。三者结合,从规划到实施再到保障,将建筑全流程由人工管理彻底变成智能化管理,进而实现建筑行业质的飞跃。

“我们希望通过科学铺排施工工序让建筑机器人像流水线生产一样施工作业,并且在2021年,重点进行了“拆解一栋楼”的试验,由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亲自督战总部附近的63亩试点项目,最终在12月底,汕头金平项目首次完成了“BIM+FMS+WMS+建筑机器人”多机施工系统的验收,首次跑通了装修阶段端到端的智能建造生态实践,初步构建了完整的全周期施工闭环”,碧桂园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意味着博智林已经能够在特定施工阶段通过科学铺排施工工序,让多台建筑机器人像流水线一样进行自主施工作业,向着智能建造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碧桂园用科技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博智林在研建筑机器人46款,已有18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截至2021年12月底,博智林已递交专利有效申请3468项,获授权1670项。

2021年,是碧桂园和博智林的收获之年。随着技术逐渐成熟,博智林建筑机器人实现了“走出去”,参与外部单位的建设施工工作。如2021年5月,博智林4款建筑机器人完成了首次面向外部单位中铁建工广州白云站项目的混凝土产品线机器人施工应用工作,实测测量结果皆符合质量要求。博智林室内喷涂机器人还进驻深圳瑞和建筑佛山项目,完成了一次样板间油漆喷涂作业,其最大综合工效约为人工辊涂的4倍,自动作业覆盖率可达90%-100%,施工质量优于人工。

截至2021年12月底,博智林建筑机器人已经在全国各地开启智能化作业,服务覆盖超25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超350个项目;累计交付超730台,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超700万平米。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张钹教授认为,博智林已走在了全国乃至世界智慧建造和建筑机器人领域的前列。

通过深耕高科技领域,碧桂园用行动响应了国家对于“科技创新”的号召。与此同时,碧桂园也在持续夯实行业领先优势,根据克而瑞、亿翰智库等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显示,碧桂园在2021年的全口径销售额、权益销售额等关键性指标方面的数据都位榜首。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场环境纷繁复杂、黑天鹅事件增多的情况下,碧桂园仍保持了发展稳健优势,展现出了较强的经营韧性,更显难能可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境变化要求用科技引领发展

建筑行业对于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而建筑行业也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短期来看,建筑业从业人员增长速度连年下滑并出现负增长,国家统计局在2021年发布数据,2020年我国农民工较2019年减少517万人,下降1.8%,长期来看,我国出生人口的一路走低。双重作用下,建筑行业在需求端和消费端都受到了外部环境的深刻制约,这就要求整个行业通过提升科技含量来优化制造过程、提升产品质量,为行业发展提供新的动能,“智能建造”也就成为同时满足国家对于供给侧改革和企业长效增长需求的大势所趋。

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廖玉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加大建筑机器人研发应用,有效替代人工,进行安全、高效、精确的建筑部品部件生产和施工作业,已经成为全球建筑业的关注热点。

业内人士也认为,使用建筑机器人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可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在这种大背景下,碧桂园无疑走在了行业的前列。利用建筑机器人完成建筑中危险系数较高、操作繁重、重复等的工序,在碧桂园的不少项目中已经得到应用,多机施工系统成功应用也为后续持续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落地经验。

正如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所言,建筑机器人会颠覆传统的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未来一定会给行业和社会带来巨大价值,而碧桂园也将成为这场颠覆的引领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