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布会现场

3月2日,济宁市“交房即交证”长效机制新闻发布会召开,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1年,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不动产登记流程协同推进,开展权籍前置、数据共享、网上申请,发挥“一网通办”平台和网上核税缴税技术优势,实现“交房(地)即办证”月月有案例,工作常态化。目前,全市已建立“交房(地)即办证”长效机制,共有835个项目实现“交地即办证”;53个房地产项目实现“交房即办证”,惠及群众31076户,办证项目和户数位居全省前列。

济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度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以实现交房和拿证之间的零时差、零等待为目标, 按照便民利民服务理念和“一次办成”总体要求,启动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

方便企业和群众。“交房即发证”工作机制,标志着济宁市房地产开发建设监管和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服务再次迈上了新的台阶,是济宁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的又一新成果。构建“交房即交证” 工作机制,让购房群众享受到“放管服”改革带来的集成服务、“一次办好”的工作成效,切实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省心、省事、省时、省力的高质量不动产登记服务,彻底消除了购房人不能及时拿到不动产权证书而引发子女入学受限、房屋转移受困、抵押融资受阻等一系列问题,真正让购房群众买得放心、住得踏实、办证无忧。

提升服务效能。“交房即交证”工作机制建立在相关部门、单位依法依规履职尽责的基础上,强调开发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监管和数据信息互通共享,按照便捷、精准、规范、高效的原则实施流程再造,建立了部门、单位、企业配合联动的工作格局,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高效便捷服务。

规范房地产业发展。“交房即交证” 工作机制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和法定义务,在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严格做好用地规划、施工建设、房屋销售等方面管理工作,确保规范开发、依法建设、诚信运营,以开发企业自身良好的信誉和优质的房屋品牌形象,赢得广大购房群众的信赖,既为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拓展高质量发展的外部环境,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也保障了购房者的合法利益,对济宁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