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房产济宁小编相关渠道获悉:11月3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济宁交警支队以“路畅民安”为主线,紧紧围绕打好“五场战役”、构筑“五大高地”、探索“精准警务”的总体布局,积极探索智能交通系统实战化应用融合,依托科技赋能,不断提升交通管理水平。今年以来,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大幅下降;道路通行秩序显著提升,主城区实现8纵9横17条主干道交通“绿波带”,拥堵指数同比下降5.62%。在百度地图《交通报告》公布的全国100个主要城市拥堵指数年度排名中,济宁市由2020年度第27名改善至2022年度第94名,降幅全国第一。

以基础建设为抓手,全方位支撑实战应用

济宁交警支队将智能交通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制定公安交警科技创新应用工作规划,成立科技专班,聘请专业团队,精准推进济宁市智能交通建设应用,形成了“规划——建设——应用——完善——创新”的全流程工作链条。先后实施了国省道、县乡道、内环高架、城区等智能交通建设项目,构建“一脑、四平台、十个子系统”的交通管理智能化平台,实现了264处路口智能信号机和2600余台视频监控、流量采集系统全覆盖,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交通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以数据融合为抓手,全链条服务决策分析

济宁以城区智能交通平台为基础,整合国省道、县乡道等8个原有系统平台,覆盖执法取证设备、卡口监控设备4008个;融合“天网+交通”公安大数据,新增接入8万路天网视频设备数据;贯通智能停车、智慧城管等10余个平台系统,实时汇聚业务办理、道路交通数据212亿条,最大限度实现了数据深度融合、路网全域感知。同时,组建科技攻关队伍,挖掘数据资源,坚持目标导向,构建大数据应用模型体系,不断夯实数据底座,提高服务决策精准度、科学性。

以功能研发为抓手,全场景打造实战应用

济宁综合运用前端设备算法训练优化、边缘计算、视频AI分析、单警定位等技术,实现交通警情自动发现、事故现场精准定位、周边警力自动关联,指挥调度更加扁平化、高效化。据统计,前端设备交通数据采集准确率提升5.6倍,无效预警数据减少86.8%,全天日均预警交通事件153起,主动发现率达83%以上。在科技支撑下,济宁交警着力构建“网格化+智能化”勤务架构,根据城区道路和“三圈两边”(校圈、医圈、商圈、车站周边、市场周边)重点区域交通特点,设置35个勤务管理网格,与综治网格、城管网格、创城网格“四网合一”,最大限度整合信息资源,实现“警情吹哨,网格报到”的联动执法执勤,提升交通管理效能。同时,主动对标便民利企工作要求,研发车检AI自动识别系统,车辆检验时间缩短60%,实现随审随检。研发122报警多维融合定位技术,准确获取事故位置信息,处警更加迅速、精准,该技术被选为山东省“数创齐鲁行”交通出行领域经典案例和山东省公安科技创新计划重点项目,被省公安厅推荐参加“公安部应用创新计划项目”评选。

济宁公安交警部门将秉持“科技+交通”的理念,持续强化交通管理服务的精准性、实效性、便捷性,不断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和事故预防能力,全力以赴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