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墩墓给我们带来的震撼难以用语言进行表述,单就大墓的建造来说,我们觉着就很不可思议,很多谜团有待解开。”调研过武王墩墓考古工作的专家,在见到其一号墓发掘现场的那一刻,几乎都会发出类似的感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王墩一号墓发掘现场,人站在周边显得十分渺小

据悉,武王墩一号墓为陵园主墓,其位于陵园中心,是一座带封土的“甲”字形竖穴土坑墓。封土堆整体呈覆斗状,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封土土质为五花土,整体营建工艺为夯筑和堆筑相结合。一号墓内提取的椁盖板共有443根,总重约153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巨大的椁顶盖板需要起重机进行起吊(资料图片)

站在这样一座大墓前,俯首下探,慑于深度,恐高的人双腿会不由自主地颤抖。“从封土开始,我们已经挖了超过30米,相当于10层楼那么高,足见这个墓的营造过程多么繁复,可以说是不计财力、物力的耗费。”日前,接受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采访的武王墩墓考古发掘项目领队宫希成感叹说,“我们现在干了这算是第五个年头,我觉得古人挖它应该花的时间不会比我们少。考古队也讨论过,根据它的土方量与开挖营建的难度。比方说从墓椁之上填土一层一层夯打,夯面做得非常平整,夯窝非常清晰,光是这个环节就要耗费巨大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填土夯层与夯窝局部(资料图片)

专家指出,武王墩墓所在的地方属于弱膨胀土质,这种土干了不行,湿了也不行,干了很快会开裂,见了水湿了以后马上变松软,很快会崩塌。

“有很多谜目前我们也解不开,比如,做这么大面积的一个开挖,而且挖得这么深,它应该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它应该没有我们现在这样的机械和工业条件,建设这么大跨度的顶棚来遮风挡雨,下雨了怎么办?遇到雨水怎么能保持不垮塌?那么重的木材,它如何给它安装到位,摆放的那么整齐?”宫希成表示,有专门的团队在研究这个问题,是不是能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依然有待考证。

淮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国义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