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各省市从上到下几乎都设置了第一书记的职务,举例来说,主持上海市委工作的是上海市委第一书记,这个职务相当于今天的上海市委书记。同时,当时上海市委还设置了若干市委书记,这个职务相当于今天的市委副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上海取消了第一书记,同时,借助这个机会,一批老干部也退出了领导岗位,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汪道涵就是主动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取消第一书记之前, 汪道涵担任了上海市委书记,取消第一书记后,汪道涵改任上海市政府顾问,那么,汪道涵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汪道涵出生于1915年,安徽省嘉山县人,出生于一个大户人家。早年时期,汪道涵曾在南京中学读书,他天资聪颖,读书刻苦,学习成绩很好。1932年,汪道涵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成为那个年代少有的高级知识分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是伴随着读书的增多,汪道涵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变化,他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渴望国家强大起来。在此期间,汪道涵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并在1933年正式加入了我党。入党之后,汪道涵离开大学,回到家乡,在家乡宣传我党的革命思想,暗中积蓄革命力量。

1937年,汪道涵考入光华大学,进入二年级插班读书。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汪道涵放弃了自己的学业,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当中。1938年,汪道涵参加了新四军,进入第四支队从事战地服务工作。皖南事变后,汪道涵主要活跃在淮南一带,从事根据地的建设,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他没有对革命灰心,而是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见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时期,汪道涵陆续在苏皖边区以及山东地区战斗,主要从事财政以及军工工作,为我军提供了大量物资支持。山东解放后,汪道涵随军南下,杭州解放后,汪道涵留在浙江工作,他积极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致力于新生政权的巩固。

1952年之后,汪道涵被调到第一机械工业部,担任了副部长,此后他投身新中国的各项建设,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汪道涵也受到冲击,身心受到极大的迫害,但他刚正不阿,一身正气,保持了一个党员的崇高气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8年,汪道涵恢复工作,担任了对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等职务。1980年,65岁的汪道涵被调到上海,担任了上海市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副市长、代市长等职务。1981年,66岁的汪道涵又担任了上海市市长,那段时期,他持续推进上海的改革开放,不断加强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上海的发展环境,为进一步探索上海的改革开放以及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85年,上海市委取消第一书记之后,汪道涵离开了领导岗位,他也继续发挥老干部的积极作用,担任了顾问一职,继续为上海的改革开放献言献策。另外,晚年的汪道涵还为两岸和平做了大量工作,比如1993年的“汪辜会谈”中的“汪”,指的就是汪道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5年,汪道涵在上海因病去世,享年90岁。值得一提的是,汪道涵还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儿子,他有个儿子名叫汪致远,参军后曾担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于2001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我军的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