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9年9月15日,北京中南海,秋风阵阵。

从大门外走进来一个穿着浅色西装的中年妇女,脚上踩着一双漂亮的女士皮鞋,发型也很时髦,打扮得非常漂亮。在她的身边,是一个穿着花裙子的小女孩,头顶上扎着两个小辫子,脸蛋上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小女孩说:“妈妈,这是什么地方呀。”这位中年妇女俯下身子笑着说:“这是我们的新家啊。”小女孩指着面前屋子上的四个字大声地读起来:菊香书屋。“对啦,这里就是我们的新家了。”小女孩高兴地跑了进去,妇女跟在后面:“你慢点,注意安全。”一幅温馨的场面映入脑海。

这位中年妇女正是毛主席的夫人江青,小女孩是他们的孩子李讷,李讷今年9岁,深得毛主席的喜爱。一个月前,他们还居住在北京的香山,这是她们第一次走进红墙大院,第一次走进了“皇家禁苑”,而江青成为中南海丰泽园的女主人,无疑也是兴奋的。

图|毛主席和江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毛主席并不想居住在中南海。早在“进京”前,叶剑英同志就对毛主席提过建议:如今江山打下来了,主席完全可以去故宫办公。这被毛主席一口拒绝,后来叶剑英在无奈下找到了周总理,让周总理劝劝毛主席,让毛主席进中南海居住。毛主席说:“我不想做皇帝嘛,这个剑英真固执。”

人民的领袖,对封建王朝农民政权的失败抱有警惕

作为中国人民的领袖,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完全有资格住进故宫,住进千百年来人人皆是向往的皇家宫殿,但毛主席一辈子都没有进过。

1949年初,党中央进入北平,一开始居住在香山,当时第一届政协会议正在筹备,所以各个领导人需要每天从香山坐车进城工作,很是不方便。当时有人曾向周总理提议过:“既然故宫是给皇帝老子盖的,能不能改成中央政府办公场所呢?”意思就是希望毛主席进入故宫办公,或者居住。但是毛主席没有同意。

对于毛主席来说,不把故宫作为办公场所有两个原因。第一,北平虽然解放了,但是故宫作为历史的“遗产”,是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的。其实,毛主席对北京紫禁城有着深厚的感情,早在1919年,毛主席青年时期就在北京住过,当时住在紫禁城脚下的福佑寺,这是第一次看到红墙大院,他也深知这是文化遗产,绝对不能像圆明园一样,毁于历史。所以,1949年1月16日,毛主席亲自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保护北平文化古迹的电报,其中就说:

“此次攻城,必须做出精密计划,力求避免破坏故宫、大学及其它著名而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古迹,你们对于城区各部分要有精密的调查,要使每一部队的首长完全明了,哪些地方可以攻击,哪些地方不能攻击,绘图立说,人手一份,当作一项纪律去执行。”

由此可见,毛主席对于这些文化古迹是有一颗强烈的保护之心的,这是尊重历史,也是尊重文化。

图|故宫一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一方面,是毛主席对于古代封建王朝农民政权总是跳不出失败的周期规律抱有高度警惕。这也是毛主席不愿意去中南海居住的原因之一。在古代王朝中,皇帝一家总是居住在红墙大院,不和老百姓交流,所以对外面发生的事情没有一个很好的判断机制,不能亲近群众,还做什么领袖呢?毛主席深思熟虑,心里装着的群众,他不能走古代帝王的老路,更不能居住在故宫,甚至是中南海。中南海在明清时期被称为西苑,是历朝封建帝王的行宫和宴游的地方,主要有紫光阁、水云榭、瀛台、丰泽园和静谷等地方。所以,毛主席去了中南海,也是思考了很久的。

在刚入北平后不久,周总理就感受到一直在香山和城内来回奔走,这个状态很不好。一方面耽误工作效率,光领导人坐车进程就得大半天,更不要说工作了,另一方面,常常进程开会的除了周总理和朱德任弼时等领导人,还有毛主席,经常一条路线行驶,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虽然说新中国即将成立,但是为了安全起见,周总理还是打算劝毛主席搬家。

那几日,会议结束后,叶剑英找到了周总理,告诉了周总理自己被毛主席拒绝的事情,周总理摆摆手说,让毛主席去故宫,那是不可能的,这件事我来处理吧。随后,周总理在中南海随便找了个地方住下,感受一下环境。当时,周总理发现中南海一个叫菊香书屋的地方,位于勤政殿和颐年堂之间,前后三进,每进都是四合院结构。周总理高兴不已,这个地方正好有五间房,适合毛主席一家住,看到了地方,周总理去向毛主席请示了。

看到周总理来是帮叶剑英说情来了,毛主席吐了一口烟说:“我不搬,我不做皇帝!这个剑英真是固执。”话语间还有点不高兴。周总理非常理解叶剑英的苦衷,也知道毛主席的性格,便笑着说:“主席啊,你应该听听父母官的,毕竟是在他的一亩三分地啊。”

图|中南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的意思就是,作为人民的领袖,应该听人民的,万一有个什么差池,剑英怎么向群众和党交代。谁知道毛主席固执地说道:“不听不听,我偏不听,这是原则问题嘛!”毛主席像是一个小孩子一样,扭扭捏捏的。周总理说:“剑英坚持你住进中南海也是原则问题,我们现在住的地方连个围墙都没有呦。”毛主席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谈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