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杨开慧和毛主席

心中常存感激,心路才能越走越宽,从毛主席和陈玉英之间的来往中,我们就不难得知,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陈玉英何许人也?她曾是毛主席和杨开慧家的保姆,当时的她虽然并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共产主义,同样也不知道毛主席将来会成为国家领导人,但陈玉英懂得他们夫妻二人的真诚善良。

杨开慧的温暖,陈玉英牢记在心

1926年,身怀六甲的杨开慧即将生下她和毛主席的第三个孩子,当时毛岸英和毛岸青两兄弟年龄尚小,都需要人照顾,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急需一位保姆。

就这样,陈玉英经人介绍来到了杨开慧家中,毛主席对她进行一番了解之后,直接说道:留下吧,因为陈玉英夫家姓孙,所以大家一般都会称她为孙嫂,杨开慧看她很是亲切,主动拉着她的手,热情地开口:

“你到了我家里,我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你不要当我是你的主人,彼此不要分上下,我们做一场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早年毛主席

杨开慧的这一番话,让陈玉英心中感到阵阵温暖,她知道自己遇上了好人,并一直竭尽全力照顾他们。

当时毛主席常常下乡考察,到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在这期间,杨开慧总会帮着他整理和抄写各种文件、材料,他们都知道,毛主席在讲课时,总喜欢穿那件白衬衫,但这天不知道毛主席即将去讲课的陈玉英,却把唯一的一件白衬衫洗了。

陈玉英觉得自己犯了错,内心十分着急,连忙说道:“真的对不起。”

杨开慧知道她是无心的,主动上前安慰:“孙嫂,没关系的,这不是你的错,我这就去给他借一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毛主席

毛主席见状笑着摆摆手:“不用去借了,我就算是穿着长衫也照样讲课。”

除此之外,他们夫妻二人家中还成为了进步青年的聚会场所,每当他们开会之时,陈玉英就坐在门外的小竹椅上,时不时的进屋给他们倒水喝。

到了深夜,毛主席便会给她一些铜板,交代她出去买点包子给朋友们充饥,这时一旁的杨开慧也笑着开口:“孙嫂,你辛苦了,别忘了你的那一份。”

后来毛主席和杨开慧在武昌暂住,陈玉英也跟着一同前往,在这期间,毛主席常常担心她人生地不熟的,出去办事找不到回家的路,再加上她只会家乡方言,与大家沟通困难,便亲自为她做了一块白布条,上面写着:武昌都府堤四十一号陈玉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毛主席

毛主席特地叮嘱:“这个布条你定要保管好,出去时放在口袋里,假如走错了,不知道怎么回家,就拿出来问问路人,他们会告诉你的。”

有一次,陈玉英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热水瓶,心中感到愧疚万分,杨开慧见状立马上前暖心安慰:“孙嫂,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打烂了也没事,这个水瓶也好多年了,我正想着换。”

其实陈玉英心中明白,水瓶打碎了,杨开慧也十分心疼,她向来节俭,肯定是为了不让她自责,所以才这么说的。

平日里,杨开慧一直将陈玉英当成自己的朋友对待,并对她非常信任,起初她每次出门买东西回来,都会向杨开慧详细报账,但一段时间之后,杨开慧便笑着和她说:“孙嫂,不用每次都记得那么清楚,你说多少就是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杨开慧和孩子

陈玉英知道自己出生贫寒,没受过教育,但是能够被杨开慧和毛主席当成朋友对待,她心中无比感激。

1927年,毛主席发动秋收起义,带领工农红军登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杨开慧则留在长沙继续工作,当时陈玉英已经在她身边工作四年,她知道杨开慧忙,便独自一人承担起家中的一切。

在这四年间,她没回过一次老家,有位邻居就曾对杨开慧说过:“你们家能请到这样的好保姆,真是难得啊。”

但陈玉英却不这么认为:“不能这样讲,能够遇到这样的主家,是我的福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毛主席

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家被重重包围,而孙嫂也被五花大绑,受了皮肉之苦的她忍不住哭了起来,杨开慧见状满心愧疚:“孙嫂,我真是对不住你,想哭就哭出来吧。”

杨开慧牺牲之后,在党组织和亲友的多方营救之下,陈玉英和毛岸英终于被释放出狱,而她也在无奈之下返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