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白求恩,中国人无不感激涕零,这位49岁的国际战士,虽然在中国生活的时间只有一年半,但他的付出却换来了中国人永世铭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革命付出与病魔斗争的白求恩,携带医疗物资来到中国之后,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抗日队伍当中。

凭借着一双救死扶伤的双手,拯救了无数抗日战士,更是为中国的抗战注入了活力与希望。

可是,命运没有为这位伟大的战士做出多么美好的未来,在一场普通的手术当中,白求恩不幸被感染,继而转发成为严重的后发症。

病魔没有立即夺走他的生命,反而让他承受了20多天的痛苦折磨。

最终在无药可医的情况下,白求恩医生痛苦的离世界而去。

白求恩医生虽已逝去,但中国的抗战还没有结束,人们承继了白求恩医生的遗志,继续壮大抗日力量。

在这期间,白求恩医生的遗体因为日本人的侵略与迫害,进行了3次转移,最终得以安稳下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调回1938年,此时已经48岁的白求恩,从遥远的加拿大横渡海洋来到了香港。

他不是一个人到来,而是携带了数量充足的医疗设施与药品,准备前往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斗争。

从1月2日到达香港之后,白求恩就着手组织建立医疗团队,在他的操持之下,响应他号召的加拿大人、美国人聚集到了一起。

3月31日,这支庞大的医疗团队终于抵达了延安,在这里,他们看到了中国抗战的新希望。

抗日初期的紧张形势,没有给白求恩多少熟悉的时间,他就立即投入到了救死扶伤、创办卫校、培养人才的工作当中。

当时我国,特别是延安地区的医疗条件十分落后,甚至,可以讲没有任何卫生保障。

但白求恩的到来,不仅带来了药品,更是为八路军带来了安全的医疗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6月,白求恩在五台县时,打破伤员救治的禁忌区,创立了中国野战条件下的第一例输血案例。

从采血开始,到血液的鉴别,再到保存、输送,白求恩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输血保障体系。

在制度与经验的双重保障之下,第1个献血者便被34岁的卫生部长叶青山抢下了。

他躺在病床上,成功为一名战士输送了自己的血液,而且,两人平安无事。

接下来,o型血的白求恩也主动躺在病床上,为其他的战士输送血液。

在白求恩o型血的加持之下,他累计救助了众多的战士,因此,群众也称他为群众血库。

除了身体要承担巨大的负担以外,白求恩的行程轨迹,更是遍布冀中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个月的时间里,白求恩走过了750多公里,手术的场次更是高达300多次。

在手术期间,白求恩还帮助八路军搭建起临时手术室和各种包扎场所13个。

这些基本的医疗条件为八路军的伤员救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当然,白求恩除了在医疗一线救助战士以外,还积极培养我国医疗人才,创新医疗救助设备。

仅一个“卢沟桥”式的便携手术台,就使得手术可以随时、随地开始,进一步保障了伤员的安全与医疗。

这种驮在马背上的桥型木架,使得战场在哪里,手术台就能到达哪里。

同时,白求恩还能与当地百姓、当地生活进行深度的融合,特别是1939年7月,白求恩所在的神北村遭遇了特别严重的水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洪水,白求恩的第一反应是要救助百姓,但是群众知道他的宝贵程度,便竭力阻止白求恩下水。

迫于无奈,白求恩只能在学校参加突击队,趟着深水,一趟一趟的搬运设备、物资。

1939年10月,摩天岭战斗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伤员被源源不断地送进白求恩的手术室。

白求恩已经在手术台上做了多场手术,此时一名受弹片击伤的战士又躺在了手术台上。

白求恩马不停蹄地开始实施手术,但在手术的过程当中,意外发生了。

当白求恩从战士的体内取出破碎的弹片时,不小心被一旁的手术刀划伤了。

此时最理想的做法是立即进行消毒、包扎,以避免二次感染,但救助战士在白求恩的眼里才是最要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只是简单用酒精擦拭了一下,便继续工作了。

谁也不曾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小伤口,最后要了白求恩医生的性命,伤口被细菌感染,进而诱发了败血症。

在痛苦的折磨当中,白求恩医生最终在1939年11月12日牺牲。

隆重的悼念仪式,也无法弥补国人对白求恩医生的思念与感激。

日本侵略者的行径,致使牺牲后的白求恩医生也无法安稳,他的遗体3次转移以躲避日本人的迫害。

现如今,平静的躺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的白求恩墓,成为人们悼念他的地方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