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7月,崂山脚下,山风轻拂而过,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陈志德拉紧军大衣,大步流星地走在崂山小路上。

抬头遥望着高耸入云的崂山,叹了口气。

他背负着沉重的任务在肩——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100多年来,无数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英雄们。

前不久,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已经在纪念碑的底座上铲下了第一锹土。

象征着这块神圣土地上,将诞生一座意义非凡的丰碑。

然而大难当前,厚度达3米,300吨重的巨石尚未开采出来。

一筹莫展之际,一位采石工提议:“崂山下有位老石匠,乡亲们称他为石神,要不请他过来想想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踽踽独行在崂山小路,寒风灌面,他不禁加快了脚步,决心要尽快解决这个难题。

满怀期待的陈志德,来到一处小木屋前,敲响了门......

“石神”将如何助力陈志德,解决这一难题?

崂山采碑心石

为了保持传统雕刻的庄重,碑身决定采用一整块的石头,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壮举。

碑心上镌刻毛主席的题字。

如此厚重的内涵需要一块至少3米厚的石料,让整座碑的重量,超越了令人咋舌的300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量实际困难后,决定仅碑心用整块。

其他部分微调为多块拼接,兼容传统与实用。

地质专家们,踏上了遍布南北的漫长考察之旅。

严寒,酷暑,他们穿越于山川峡谷,手指沾满了泥土,目光翻涌于山峦之间。

“喀喇、喀喇”大锤敲击,灰白的硬石裂开,露出内部坚硬的质地。

“太脆了,不够结实!”

石材专家李教授摇了摇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人擦了把汗,一锤接一锤继续敲击。

汗水在阳光下闪烁,勾勒出一道道光辉的痕迹。

每一锤每一凿,都是对历史的深情致敬。

日复一日,他们对着石头敲击、比对、记录,仿佛在和这静默的大山较劲。

转眼,三个月过去。

洗尽铅华的秋天,他们来到了山青岛崂山。

崂山,素有“海上第一名山”的雅号。

其中的浮山,以出产上等花岗岩石材而闻名。

这里的石料质量极高,曾为多处重要纪念地提供过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浮山花岗岩晶莹剔透,光可鉴人。

在阳光下,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花岗岩硬度高、抗风化,含少量铁,不易氧化腐蚀。

曾有专家详细分析过浮山石材的成分。

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的含量很高,达70%以上,而铁的含量则较低。

孔隙率微乎其微,石面看似光滑如玉,不易受到氧化的侵蚀,避免了铁锈的产生。

山巅之上,尽显着那些被太阳照耀的花岗岩石料。

质地细腻坚硬,色泽温润如玉,犹如巨大的宝石镶嵌在山巅,散发着耀眼的光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攀登浮山,让人沉浸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中。

青岛、济南的重要纪念物,以及南极科考纪念碑的石材,都来自此处。

这些历史见证,彰显了浮山石料无可匹敌的价值。

实地考查后,专家一致认定,这里人民英雄纪念碑碑石的最佳选择。

“石神”李开山

最终,陈志德将采料点定在了浮山的大金顶。

这样一来,开采,运输难度就极其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采集烈士纪念碑石料,十几名资深石匠来到了青岛崂山。

但是面对300吨这样巨大的石块,他们都无从下手。

一天天过去,老工匠们的脸上布满了焦虑。

陈志德在山间徘徊,他的眉头紧锁,一遍遍审视着各种方案。

时间的流逝,让他感到无比焦急,因为这不仅仅关乎一座纪念碑的建立,更是对先烈的敬意和诺言的履行。

在这紧要关头,一位当地雇佣的采石工人,提供了一条曙光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介绍了一位被当地乡亲尊称为“石神”的老石工,李开山。

到现场后,陈志德向他详细描述任务要求,但李开山听后仍然露出惊讶的表情:“一整块石头,还至少300吨,这可是一项大工程啊。”

这番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陷入沉默,一时间,山风拂过,掀起了他们内心的涟漪。

面对这座巨石,就连被称为“石神”的李开山,也难掩眼中的凝重。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

老石匠们,将如何应对这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呢?

李开山深思熟虑后,决定用炸药。

为了保证石料的完整性,李开山在石面上细致勾勒出一条条方形的划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划都是对石头性质深入的了解,是对炸药威力精准计算的产物。

浮山上,炸药轰鸣过后,一片尘烟弥漫。

众人屏气凝神地等待,不一会,烟尘散去,巨石的轮廓终于显现出来。

两边出现了裂缝,而中间完好如初。

陈志德焦急地询问:“李师傅,接下来怎么办?再炸一次吗?”

李开山摇了摇头:“不能再炸了,石料无法承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李开山带领大家开始“蚂蚁啃骨头”。

在简陋的机械条件下,他们只有凿锤和千斤顶。

李开山一锤一锤敲击巨石,一边细细指导工人的力道和方式。

岩石坚硬,进展缓慢。

工人们的前额很快汗如雨下,手臂也酸痛不已。

然而李开山丝毫没有放松,他知道必须小心翼翼,否则这宝贵的石料就会损坏。

日复一日,巨石边缘渐渐露出轮廓。

历经三个多月的挣扎,终于在1953年7月,纪念碑的心脏得以完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一刻,山间回荡着工匠们的欢呼声,伴随着山间鸟鸣,仿佛整个崂山都在为这历经波折的胜利欢呼。

《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往事》中记载:

“虽然当时石料开采的条件较差,但心中怀着比石头更加坚硬的信念。

他们就像蚂蚁啃骨头一样,一锤一锤、一凿一凿,硬是把一整块重达三百多吨的花岗岩开采下来。”

一个更大的难题

面对这座巨大的“心脏”,陈志德必须面对一个更大的难题:如何将这巨大的负重运下山?

为了方便运输,工匠们不辞辛劳,将石块分阶段减重。

二次减重,直接减到了103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陈志德的指挥下,工匠们采用了古老而独特的“滚杠”运输方式。

一排排圆木被铺在路面上,仿佛铺就了一条通往目标的康庄大道。

“嘎吱、嘎吱”,在轱辘滚动声中,30公里,历经34天,石料终于来到火车站。

“太好了,总算完好无损!”

李开山抹去额头的汗,其他人也都松了口气。

再次减重至94吨,小心装运上火车。

从山东到北京,穿越千山万水,又耗时16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座山川、每一个村落,都见证了工匠们的辛勤和这块纪念碑的坚韧。

一个个峥嵘故事

紧接着,工匠们再次投入紧张的雕刻工作。

为了雕刻出这尊巨石的精湛细节,师傅们精心设计,每一刀每一凿都仿佛在述说一个峥嵘的故事。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碑身上,犹如历史的光辉在这里闪耀。

纪念碑上,毛主席的大字如雄鹰展翅,气势恢宏地宣告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这力透纸背的笔力,与周总理小楷书写的碑文遥相呼应,犹如挺拔的青松配以悠远的流水。

1957年,纪念碑上的十组浮雕初现雏形。

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横渡长江、支援前线、欢迎人民解放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幅浮雕,如同雕琢在时间的钟表上,每一刻都是一次英雄的诞生。

虎门销烟,仿佛可以听到炮声的回响;

金田起义,是历史的火花燎原;

每一组都是历史的一幕,通过雕塑细致入微地还原,仿佛让人置身于那个激荡的时代。

碑上的每一块浮雕,都是生命的瞬间凝固,是一次次英雄的呼唤。

纪念碑,巍然矗立

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终于建成!

高37.94米碑身高耸入云,仿佛是与天空相融的历史之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夕阳西下,余晖染红了整个广场,投下长长的影子。

纪念碑,巍然矗立,仿佛是岁月的长廊。

它不仅仅是一块石头,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就像一本沉甸甸的历史画册,记录下中华民族的血与泪。

在英雄的注视下,我们看到的是前人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