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的深汕,簕杜鹃花开正艳。

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塔吊林立,建设者用辛勤付出绘就奋斗画卷;工厂车间,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24小时运转赶制订单;田园游、滨海游、生态游备受追捧,游人络绎不绝……莲花山下、赤河两岸,处处勃发全面增量提质、全力加速倍增的崭新图象。

东风劲吹深汕湾。

一年前的今天——2023年5月6日,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到深汕特别合作区调研,强调要以决战决胜态势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质量、提升发展能级,努力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探索更多有益经验,推动合作区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并对深汕提出发展目标及“一个加大”“五个强化”要求。

发展目标——打造产业转移承载地、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目的地和粤东区域高质量发展孵化器。

一个加大——集中资源力量加大投入强度。

五个强化——强化规划引领、强化改革创新、强化产业发展、强化民生保障、强化协同发展。

深汕特别合作区是广东省和深圳市创新区域合作模式、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产物,其建设发展历程,体现着省委、市委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鲜明导向,突显省市在新起点上更好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信心决心,深汕也因此成为全省全市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做法的先行地和试验田。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记录着奋进者的脚步。

回眸过去,深汕,更能深切感受到省委省政府创新区域合作模式的期待厚望。

展望未来,深汕,更加坚定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作出示范的责任担当。

(一)

深汕特别合作区是国内首个特别合作区,一路走来,总有一些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大事,在这片土地的时间轴上,镌刻不可磨灭的印记。

去年5月6日,省委书记黄坤明深入合作区重大产业项目和民生项目建设现场实地调研指导。

⊙ 小漠比亚迪汽车工业园(2024年5月1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小漠比亚迪汽车工业园(2024年5月1日)

在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项目(整车生产基地)建设现场——

黄坤明通过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全面了解项目规划建设进展,强调要做好重大产业项目的要素保障,以优质服务推动项目早日投产达产、发挥效益。同时要做好依托“链主”企业建群强链这篇文章,加强整体规划布局,提前做好土地整备和优质项目储备,大力推进行业生态构建和资源整合,借力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

在位于赤石镇的深圳中学高中园项目现场——

黄坤明深入建筑工地,察看工程推进和开学前各项工作进展,并与学校负责人交流,详细了解办学理念特色和学位供给、师资招引等情况。黄坤明强调,要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精细做好各项建设筹备工作,确保学校按期投用、正常开学;要持续加大投入,重点加强教师力量配备和培训,丰富特色教育课程,以优质学位供给助力实现学有优教,真正把这项民心工程办实办好。

重大产业项目和重大城市功能项目,是合作区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 小漠创意美食街(2024年5月1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小漠创意美食街(2024年5月1日)

省委书记黄坤明对合作区提出的发展目标,明确深汕发展定位的战略问题,既承载了历史积淀,也反映了现实形态,更是着眼长远、指向未来。

“产业转移承载地、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目的地”这一目标,对应产业项目建设,是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生动实践,蕴含发展工业、依靠高端高新产业走向未来的战略考量,为合作区“全域建设为世界级汽车制造城”提供方向指引。

“粤东区域高质量发展孵化器”这一目标,对应重大城市功能项目建设,是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鲜活诠释,寄望合作区加快把改革发展成果转化为生活品质、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讲好新时代的硬道理。

产业项目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群众就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民生项目一头连着群众期盼,一头连着城市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放眼深汕大地,产业项目全线发力、民生项目齐头并进的热度仍在持续攀升……

(二)

梦想,总是在力量的汇聚中照进现实,绽放光亮。

2023年5月10日,合作区召开党工委会议,贯彻落实省委主要领导调研深汕讲话要求和市委常委会工作安排,强调抢抓产业赛道风口,构建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新型储能、新材料、智能制造机器人产业为辅的“一主三辅”发展格局,快速形成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这一年,合作区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找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书记黄坤明关于“一个加大”“五个强化”工作要求……号角嘹亮、步履铿锵,干出新成效,跑出加速度,关山飞渡更从容。

比亚迪二期和深圳中学高中园建设现场,是黄坤明实地调研指导过的地方。一年过去,这两个项目已发生深刻变化,书写倍增发展篇章。

——今天的比亚迪二期项目,已实现整车批量下线,完成厂房搬迁,整车产能逐月稳步上升。在总装车间,一组组机器人为汽车安装玻璃、座椅、轮胎、内饰件,一辆辆新款比亚迪汉、仰望缓缓驶下生产线,走出深汕、走出深圳,卖往全球……这里,总投资200亿元,达产后年产值约1000亿元,总劳动力需求3.6万人,将成为比亚迪在华南释放产能的重点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的深圳中学高中园项目,教学楼、体育馆、学生宿舍、教师公寓等设施全面落成,彰显浓厚现代化教育氛围,在5月的阳光下显得格外亮眼,静候首批新生入住。高中园占地30.6万平方米,提供9900个学位,是深圳最大的高中园,由深圳中学数理高中、科技高中、实验高中三所寄宿制高级中学组成,2024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3所学校共招生3300人。

“一个加大”“五个强化”,是一项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系统工程,必须在一项项具体工作中推进,最后成就“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作出示范”的结果。

上坡路难走,力行则将至;顶风船难开,笃志则必达。

——看加大投入强度。集中各类资源力量,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大开发活力十足、动力澎湃。2023年,新签约项目17个,其中近百亿项目2个,计划总投资额超400亿元,创历史最好;固定资产投资355亿元,同比增长55%。2024年首季度,固投同比增长32.7%。固投增势强劲,建设场景热气腾腾,经济呈现积厚成势、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看强化规划引领。外联内畅立体交通路网雏形显现,市政配套设施提质增效,“两类空间”“集中连片区域开发”优势得到生动诠释,疏密有致、产城融合、城乡融合、三生协调的空间形态加快形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合作区,城市更像深圳,乡村更像浙江。

——看强化改革创新。《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2023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名列2023年深圳改革十件大事。特别合作管理架构不断健全,与深圳主城区深度融合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机制持续完善。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荣获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

——看强化产业发展。以连片平方公里级优质产业用地承载重大项目,累计收储土地39.15平方公里,完成土地供应12.2平方公里,成为深圳发展大工业的有力支撑。比亚迪一期16栋厂房投产,167条生产线稳定运行。招引京西重工、东风李尔、佛吉亚、壁虎科技等超过2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企业,多数已投产。深汕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建设运营加速推进,入驻企业10余家。“港厂联动”方兴未艾,小漠港汽车滚装出口量已超3万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强化民生保障。导入更多深圳优质的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资源,新开工4所学校、6个保障房项目,首家三级医院深汕人民医院计划2025年建成投用。西部水厂二期扩建工程通水,新建成5座变电站及小漠气化站。“五光十色”都市乡村示范带活力四射,和美乡村建设托起群众幸福生活。新签约村企合作产业项目6个,全区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首次均超过10万元。

——看强化协同发展。与深圳“同城效应”增强放大,带动汕尾市加快深汕合作拓展区规划建设,探索联合招商机制,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配套等产业。加强与惠东县吉隆镇千亩产业园的产业协同,为重大制造业项目提供1328亩净地,形成与周边地区通力协作发展新格局。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一个加大”“五个强化”是省委书记黄坤明立足全省发展大局、着眼深汕长远发展作出的指示要求,合作区坚定扛起以产兴城、以城带乡、以工哺农、产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责任,责无旁贷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走在时代前列、发挥示范作用。

全力建厂,快速建链,高效建城。365个日夜攻坚克难,365个日夜锐意进取,合作区在加速迈向“现代化滨海新区、产业新城、田园都市”的新征程上奋楫前行,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动人画卷。

(三)

2023年5月7日出版的《南方日报》,对省委书记黄坤明到深汕特别合作区调研情况,以《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质量提升发展能级,努力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作出示范》为题进行了报道。

长风催云帆,奋进正当时。

合作区的主责主业是区域协调,其战略地位特殊,为深圳向东发展的战略支点,深圳都市圈战略增长极。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作出示范,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一场深刻的革命,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抵达。新的起点上再出发,需要我们按照省委书记黄坤明调研指示精神,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见效,不断增强合作区承载力和综合实力。

永葆“闯”的精神,当树立赶超意识,敢想敢干、迎难而上——

往高处攀,向新处闯。合作区从一设立,血液里就流淌着“闯”的基因,一路闯过来,不乏艰辛考验。勇者无畏,敢真枪真刀碰硬,才能做大事做成事。作出示范、走在前列,理应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要发挥体制机制优势,跳出“条条框框”,砸碎“坛坛罐罐”,打通束缚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内生动力。要在优势塑造、结构调整、动力增强、价值实现上勇闯,以产兴城、以城带乡、以工哺农,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迎难而上敢超越,打造更多“两类空间”和“集中连片区域”,推动更多企业、产业、人才、资本集聚。

永葆“创”的劲头,当树立突破意识,善作善成、创新创造——

从“产业转移工业园”到“产业转移承载地”“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目的地”“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制造城”,标签的变化,折射深汕善创的劲头,创新创造动能澎湃。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准突围口集中力量攻坚,做实“三区”“三城”“战略增长极”定位,以一点突破,活跃一大片。要抓住新质生产力这个牛鼻子,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实现路径,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要围绕“一主三辅”布局产业链,加快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从汽车新材料、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整车制造到汽车贸易出口的完整产业发展生态。

永葆“干”的作风,当树立求真意识,脚踏实地、实干求成——

无论“闯”的精神,还是“创”的劲头,归根结底都要落到“干”字上。深圳的沧桑巨变是一批又一批特区建设者拼搏奋斗干出来的,深汕的未来同样也要靠实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我加压不懈怠,摒弃小胜则满、小富即安的满足感,主动把急难险重任务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崇尚实干、带头实干、推动实干。要始终牢记设立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初心使命,持续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凝聚群众力量,共同推动特区带老区、先富帮后富迈向新高度。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结合巡察整改探索建立一体化监督体系,最大限度激励担当作为、促进干事创业。

(四)

记忆的坐标有多清晰,前进的脚步就有多坚定。

回望合作区这一年来的工作,跨过的每一道坡坎、打赢的每一场硬仗、取得的每一项倍增发展成绩,都离不开省委部署和市委安排,都饱含着省委和市委主要领导对深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

登高望远,深汕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作为中央和省多重战略交汇地,合作区要在贯彻落实《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中,全面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高质量融合发展,为广东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作出深汕贡献。

开创新局,深汕发展的脚步更加有力。合作区要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全面实施“倍增发展年”行动,加快打造产业转移承载地、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目的地和粤东区域高质量发展孵化器,全域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制造城,奔赴宜业宜居宜游现代化新城的星辰大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面增量提质,我们正奋进在更壮阔的征程!

全力加速倍增,我们必将夺取更伟大的胜利!

撰稿/深汕老城

(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相关背景资料来源于官方主流媒体,部分图片来自新闻媒体、深汕网等)

点击图文 查看更多

我家深汕 | 新媒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欢迎在下面【留言区】发表你的意见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欢迎订阅我家深汕,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