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以“处处是外人”为主题的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举行,这座城市再次走在全球艺术舞台的最前沿,这不仅仅是一场艺术展,也是一次多元文化对话和文化交流和全球身份交织的深刻叙述。

澎湃新闻获悉,在《福布斯》杂志 (Forbes)评选出的2024年威尼斯艺术双年展8个必看展馆中,中国国家馆位列其中,“优雅地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传统与当代艺术表现形式的连续性。 该展览分为‘集’和‘传’两部分,以古代艺术的数字档案以及从这些文物中汲取灵感的当代作品并置。”

澎湃艺术近日邀请展览策展人就策展理念进行了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2024,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据悉,本届中国国家馆展览由浙江大学教授王小松和独立策展人姜俊共同策划,主题为“美美与共:集”,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由“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图像文献组成的版块“集”,和由7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组成的版块“传”。 展览旨在从“汇聚、交流、融合”的视角反思本次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处处都是外人”,在展示多元文化的同时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中“海纳百川”“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价值理念,在军械库(Arsenale)展区为观众带来不同的文化思考和视觉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2024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处处是外人’探讨了身份认同、归属感、跨文化互动和全球社会的多元性,也提醒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遇到不同背景的人、带来各自的故事、文化和观点,从而促进全球化视野下的个体和社会的反思。”此次展览的联合策展人王小松对澎湃新闻解读说,“由此,我们提出了‘集’的概念,它是一种吸收和接纳,同时也反思现代化进程中的殖民主义和西方中心的‘他者’叙事。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面对的挑战是如何在‘处处是外人’的现实中找寻共同的语言和目标,唤起人类的共同愿望和理解。”

鉴于“处处是外人”的主题,姜俊认为这是对于今天这个对抗和冲突时代的描绘,而中国馆的主题“集”是希望重新回归人类的“共通性”话语,在中国“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下,创造新形式的“联合”和“共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以档案柜形式展示100件散落于海外的中国历代绘画档案。

以“外人”(他者)视角,呈现散落海外的中国古代绘画

在“集”版块中,100件散落于海外的中国历代绘画作品的图像文献档案分别在档案柜和LED屏幕中展示。这些作品均入编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该项目至今已历时近19年,共收集了12405件(套)中国古代绘画珍品图像,其中的1/4、约3000余件/套的作品目前分藏于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源自2005年,浙江大学与浙江文物局启动《宋画全集》编纂,希望集纳全世界公立文博机构所藏存世的宋代绘画,以高清印刷的方式让世人看见。后来,工作的内容从《宋画全集》扩展到《元画全集》 《明画全集》《清画全集》和《先秦汉唐画全集》,合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近年来,基于编纂和出版成果的展览,在全国各地结合在地文脉进行巡展。从“大系”成果出发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不断拓展,如由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所著《形理两全:宋画中的鸟类》首次从鸟类学角度解读宋代花鸟画,揭示宋代博物精神和中国画艺术传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文献档案,文献、数字可视化,多尺寸,©️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拍摄:意释文化

此次在威尼斯双年展,则将散落在全球的100件中国古代绘画以数字文献档案的形式汇聚到一起,其中包括唐代韩干《照夜白图》、五代董源《溪岸图》、宋郭熙《树色平远图》、元倪瓒《虞山林壑图》、明董其昌《江山秋霁图》、清吴历《墨井草堂消夏图》等,通过“他者”视角对其进行文献梳理和数据可视化展示,挖掘其背后的流传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文献档案

以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唐代韩干的《照夜白图》为例,在威双中国馆属于它的“图像档案柜”中有近百页的文献档案,除了载有本幅作品的《宋画全集》实体书展示外,还以大都会博物馆的研究为基础,将画后历代题跋、印章以中英文呈现,这不仅直观体现了西方研究者对中国绘画的解读,更易让西方观众进入中国绘画的语言体系;与此同时,也让中国观众看到“外人”如何理解中国艺术和文化。在采访中,王小松提到了展出中另一组文献——宋代米友仁《云山图》,在他看来,这件作品代表了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的连接和差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山水精神是互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 米友仁《云山图》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从文献档案到数字化,数字展示团队依托大系研究组的学术指导,从数字档案的定位属性出发,融合“大系”研究中画作背后极具价值和文化意义的题跋、印章、流传信息等,嵌入可视化档案的设计展示。透过数字档案,给予观者独特的文化视角,与每幅画作背后的历代时空对话,从画作背后的文化印记出发,感受文化的多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数字化方式,对“大系”作品的阐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现场

百件散失海外的古画,像是一个知识的汇集和编撰。这也是中国馆的主题“集:美美与共”,在“收藏”“聚集”之外的又一含义。在此策展团队以德国艺术史学家艾尔温·瓦尔堡(Aby Warburg)的《记忆女神图集》(Mnemosyne Atlas)作为参照,并按照原本的瓦尔堡图集来做的一个新的图集包含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7位参展艺术家和全球图像。丝路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参与设计了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文献档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参照《记忆女神图集》的图像梳理。

以《记忆女神图集》为线索,关联古代文献与当代创作

瓦尔堡生于1866年,他对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艺术和符号学有着深入的研究。《记忆女神图集》是他在20世纪初期开展的一项研究项目,旨在通过图像来展示人类文化的发展和历史变迁。在《记忆女神图集》中,瓦尔堡将图像按照特定的主题和意义进行组合,通过图像之间的联系和对比来展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性和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艾尔温·瓦尔堡《记忆女神图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柏林的世界文化宫《阿比·瓦尔堡:记忆女神图集——原作》展览现场

据姜俊介绍,瓦尔堡在1927年创造了在本次展览中引用的《记忆女神图集》,共有63块图板,63个排列。他希望在全球各种跨文化、跨历史和跨地域的图像背后,找出人类的共通性。因此他的图像中就既出现了文艺复兴,也出现了各个不同时期的人造图像,甚至把当时的广告图像也放在一起。“在文献上,通过对于瓦尔堡的戏仿来实现中国古代绘画和全球图像史的对话;再由此连接中国的当代艺术,7位艺术家创作与古代文献产生互动,也由此带出了‘传’的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焦兴涛,《魂·韵》,2022,金属,多尺寸,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金石,《宣纸塔》(局部),2024,防火宣纸、钢管、棉线、竹竿、LED灯带,8500–8700 mm*3500mm,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在展览中,焦兴涛的作品是一组名为《魂·韵》的影像雕塑装置。他的创作理念源于中国传统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形象探讨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建,反映出中国社会在传统与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朱金石的作品《宣纸塔》由3000张皱褶的宣纸、300根细竹、千米棉线与百根钢管混合搭建而成,通过结合中国传统宣纸和现代钢管材料,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车建全的作品是《亭》系列,由20件影像、10个65英寸电视机排列播放组成。他在中国著名风景区庐山上,通过在一个不变的位置,架设摄影机,连续二十年拍摄同一座亭子及其周边的环境变化构成。作品聚焦于探究时间和空间的延展性及自然景观变迁,将观者视角引入了一个若隐若现的时空维度中,展现了一个不可预测的宇宙和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建全《亭》,2003-2022,影像,1280 mm*750 mm*40mm×20,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邱振中,《状态》系列作品,2024,钢筋龙骨、玻璃钢着色,多尺寸,拍摄:邱昕,©️邱振中工作室

邱振中参展的是两件户外雕塑和一件室内小型雕塑《状态》系列,他将书法的抽象元素——线,融入三维空间中。施慧《书非书》系列是她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此次展出的作品为《书非书之一:永字八法》《书非书之二:沉思》《书非书之三:读碑》。其中《读碑》取材自宋代画家李成的《读碑图》,回应了中国古代文人读碑时刻的心境并赋予了“读碑”的新意义。王绍强的《淬厉新之》由不同墨色与蓝、紫、棕色以及细微的线条构成的矩阵画面,是水墨与纸本这一中国古典艺术媒介的当代转译,展现了一种当代的视觉哲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慧,《书非书》系列作品,2021-2024,宣纸、纸浆、棉线、木板,多尺寸,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绍强,《淬厉新之》,2024,纸本水墨,400 mm*400mm×105,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汪正虹的行为艺术作品《百鸟图迹》灵感来自五代画家黄筌的《写生珍禽图》。根据画面中的鸟类形象,以微型雕塑的形式,创作了10000只微型鸟形。在现场,艺术家与佩戴鸟形的行为者一起,用身体模仿鸟的千姿百态,以行为游走的方式,穿梭在不同场景,以此展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个体与集体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模仿行为,艺术家试图探讨和批判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脱节,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对自然本能和集体记忆的重建。这既是回应今年威尼斯艺术展“处处都是外人”,也表达了中国馆的“美美与共-集”的主题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正虹,《百鸟图迹》,2023,金属、玉石、木头,多尺寸,行为表演:©马一奥,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我们觉得中国馆必定需要通过其艺术展示本身当代的特质,即三种传统的融合——对‘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文献档案的展示回应了古代传统;艺术家个人创作回应了改革开放后的全球化;7位艺术家的聚集,围绕一个主题共同创作又回应了展览主题。而对瓦尔堡《记忆女神图集》的引用使得三个传统被有机联动起来,并回应了当今西方的‘瓦尔堡热’。”姜俊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2024,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