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体育中心今年走进建成后的第10年。自2014年作为第23届省运会的主场馆启用以来,逐渐打破以场地出租为主的单一经营模式,通过引入高端赛事、建设青少年培训体系、举办车展和演唱会等措施,推进体育场馆多元化运营,探索出一条城市体育场馆发展的新路子,过去十年累计接待健身市民500万人次,通过市场化运营创新,成功打造成为济宁乃至鲁西南地区的体育文化新高地,为城市的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日,济宁体育中心运营主体——济宁珠江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荣获“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持公益优先打造老百姓“健身房”  

在济宁太白湖新区,坐落于此的济宁体育中心体育场网状结构形似北京奥体中心“鸟巢”,故大家亲切称呼为“小鸟巢”,在体育中心内,随处可见市民健身休闲的身影,跳舞、跑步、打羽毛球……大家都尽情地享受着运动的快乐。

“这里的场地条件非常好,配套设施很完善。”家住南风花园小区的高女士正和朋友在羽毛球场上挥洒着汗水,“以前打球要跑到7公里外的俱乐部,自从体育中心开放后,打球方便多了,每个星期都要过来打几次球。”作为一名羽毛球爱好者,有一块好场地让她在运动的时候更加投入。

作为曾经举办过省运会的比赛场馆,济宁体育中心拥有田径训练场、综合馆、室内跳水游泳馆、射击馆、室外篮球场、足球场,健身运动中心等全业态体育场所,各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可以满足全年龄段人群的休闲健身需求,每年接待健身市民100余万人次。

场馆的开放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运动项目,更是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大家的“健身去哪儿”的难题。“假期前来打卡的市民‘爆棚’,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么多市民来这里运动、健身,这也证明了场馆的多元化利用非常成功。我们会继续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好的运动环境和服务。”济宁珠江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赵涛介绍,从大众项目到时尚运动,希望来到体育中心的市民都能找到喜爱的体育项目。

深化市场运作打造场馆新IP体系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是一个难题,有些变成“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有些成为普通百姓难以涉足的“贵族俱乐部”。济宁体育中心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赵涛介绍,我们打破过去场馆以场地出租为主的单一经营模式,通过引入高端赛事、建设青少年培训体系、举办车展和演唱会等措施,推进体育场馆多元化运营,探索出了一条城市体育场馆发展的新路子。

“在省内的体育场馆里,我们的机制很灵活、实用,并且有前景。通过引入高端赛事、建设青少年培训体系、举办多元化活动等方式,实现了体育场馆的多元化运营。这不仅提升了场馆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样化的体育文化体验。”赵涛表示,济宁体育中心在过去十年间累计接待健身市民500万人次,举办赛事文化活动1000余场,年交税500万元,并带动200多人就业,输出20多名体育管理人才,已成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文化休闲演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场馆。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济宁体育中心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成功实施。

作为专业体育场馆,各级体育赛事的打造与引入,是提升场馆专业化运营能力与商业变现能力,得以长久保持活力的关键。济宁体育中心在赛事活动方面下足了功夫。积极争取各类省级、国家级赛事的举办权,承办了全国手枪步枪射击总决赛、全国七人制橄榄球赛、全国青少年跳水比赛、全国城市足球联赛、全国中学生乒乓球比赛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赛事,吸引了众多体育爱好者的关注和参与。

同时,还注重培育自主品牌赛事,一系列精品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无论是“谁是球王”乒乓球争霸赛、羽毛球擂台赛、大众广场健身操(舞)大赛,还是万人健步行、慢跑节、城市MINI铁人三项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形成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年年有突破”的良好局面。这些赛事活动的举办,不仅提升了济宁体育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市民带来了丰富的体育文化生活。

专注群众培训推进体教融合发展

水上运动受到市民的青睐。在济宁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一大早,便有参加游泳培训的孩子以及喜爱游泳运动的爱好者来到体育中心游泳馆。登记、测温、热身、训练。每年暑期,许多家长送孩子来到游泳馆参加体育培训,拓展课外技能。一流的设施为受训学员提供硬件保障,这里的泳池24小时保持水循环过滤,每天定时进行消杀作业,为孩子们提供了舒适、干净的培训环境。而专业的教练员团队则是吸引大家前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泳池内,小学员们在水里专心接受教练的指导,练习着各种动作,在水中来回穿梭。在泳池周边,有专业的救生员不间断巡逻,大大加强了安全性。除此之外,防溺水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话题,在游泳馆的培训课上,着重加入这一环节的引导。参加培训的孩子不仅要学习游泳技术,还要学习防溺水急救的相关知识。

济宁体育中心注册成立“济宁珠江凌旗体育运动俱乐部”,开展游泳、篮球、羽毛球等近20项培训;连续8年承担全市青少年游泳培训,累计培训学员5万余人,其中免费培训学员2万余人;2018年以来,开设学生“第二课堂”,带学生到场馆开展体育技能培训,已培训学员近5万人;自主打造的“济宁中小学生普及游泳培训及游泳安全公益公开课”项目获山东省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开拓演出市场走出文旅融合新路

“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5月11日,2024时光演唱会在济宁体育中心体育场圆满举办,多名实力歌手齐聚新区为观众送上一场难忘的音乐盛宴。全新升级的舞美,响彻夜空的歌迷大合唱……演出内容全程高能,吸引了大批乐迷疯狂刷屏。济宁珠江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全力保障,护航时光之旅。

2023年以来,济宁珠江文体精准把握演出市场恢复增长机会,提前准备、部署,积极开拓大型文艺演出市场。坚持“以体为本 多元经营”持续开展各类惠民活动;重点依托场馆优质资源平台,大力发展演艺产业、“郎朗音乐盛典”“济宁运河音乐节”“2023泸州老窖·国窖1573‘荣耀盛典’群星演唱会”和“啤酒节”“动漫节”等活动,不断活跃济宁演出市场,助力文旅发展。

同时,体育场外围承接车展、会展、广场舞比赛等各项活动,买车来济宁体育中心的“济宁鸟巢车展”已经家喻户晓。根据市场调研及地域状况,珠江文体公司自主策划的“济宁鸟巢啤酒节”“动漫节”“鸟巢夜市”等活动效果非凡,深入人心。为济宁市文化生活带来新活力,实现了交通、食宿、文旅的联动消费。

济宁体育中心的市场化运营创新之路,不仅为同类场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也为全国体育场馆的市场化运营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济宁体育中心将继续坚持市场化运营创新的道路,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质的体育文化和健身服务。同时,体育中心还将积极探索与更多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模式,推动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济宁乃至全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