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每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我们的日常生活往往由几点一线构成,周而复始,日日夜夜,这些不同的地点串联起人们生活的动线,编织出一幅流动的都市生活图景。如果我们要在中国的大城市里寻找最有人情味与烟火气的地方,非城中村莫属。一边是现代化的摩天大厦,一边是低矮杂乱的城中村——在每一个城市,几乎都能看到这样魔幻的场景。因此,城中村是几代进城打工者不可磨灭的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城市边界不断向外拓展,使城中村成为一个特殊的存在。一个个村落被高楼大厦包围其中,形成独特的聚落空间形态。有人把城中村视为城市的“毒瘤”,是“脏乱差”的代表,交通拥挤,环境破旧,治理混乱。城中村不仅影响城市的美观,也阻碍和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也有人说,只有城中村才能彰显城市的市井和包容。当城市坠入黑夜,村子里烟火气渐渐升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卖菜的阿姨,担水果的阿叔,路边的小摊贩,众生万象与城市的鲜活,就在这个纷杂拥挤的舞台呈现开来。曾经有个段子这样说道:重庆的马路最复杂,广州的城中村最复杂。而在广州这座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中,藏着这么一个地方,它是广州最大的城中村,为何一直不敢拆?原因颠覆大家的认知!可能好奇的朋友就会问了,这个广州最大的城中村到底是在哪里,哪里为何一直不敢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有关广州石牌村的那些事。石牌村始建于南宋,它位于天河区石牌街道辖内。石牌,是墓前石牌坊的简称,以前此处有多个山岗和较多坟墓,坟墓石牌坊一排接一排,又称石排。南宋咸淳九年(1273),董姓从粤北南雄珠玑巷南迁到此;元末至正年间,池姓迁来此地;宋末元初,潘姓从珠村分支、陈姓从陈坊(今天河东路)迁来此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冼姓从冼村分支迁来此地。至明末清初,此处形成村落。不仅如此,而且,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藏于喧闹和嘈杂广州闹市区的石牌村,这里既是广州市最大也是历史最长的城中村。在这块0.3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人口高达10万人,其中8万为外来流动人口,用“见缝插针”来形容这里的人口密度,丝毫不为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并非所有城中村都具备拆迁的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的城中村除了数目众多,推进改造的过程也极为缓慢。从目前状况来看,根本不可能将市内城中村全拆除,或不至于因此引发劳动力短缺、城市竞争力受到影响等问题。由于石牌村位处天河中心区域,石牌东、石牌西两条路连接中山大道和黄埔大道,这里也是华南的IT商圈核心地带。除此之外,石牌村周边电脑城林立,目前又有岗顶地铁站。因此可以说,石牌村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牌村作为广州市规模最大的城中村,自然形成了庞大的住房市场。由于石牌村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并且历史积淀深厚,吸引了大量购房者涌入,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市场局面,房价被推到天价。市政府要拆除石牌村,无疑会面临民愤和法律诉讼,因此只能暂时选择观望和谨慎处理。

特别是对于工作和生活在广州以及周边省市的朋友而言,如果说,对于广州最大的城中村,为何一直不敢拆除?有啥想说的,也欢迎大家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