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马芳,是明朝军事史上的一颗耀眼明星,凭借着自己超凡的智慧和勇气,在与蒙古铁骑的漫长对抗中赢得了无数次胜利,甚至令那些骁勇善战的蒙古武将闻风丧胆。

然而,他的伟绩却鲜为人知,在《明史》中只字未提,这难道不是一件让人痛惜的事情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明朝大将的传奇人生,探寻他如何凭借自己独到的战略眼光和过人的军事才能,成为明朝边疆的铁骑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出身卑微,命运坎坷

马芳,字德馨,别号兰溪,生于1517年的明朝,出身于山西蔚州(今张家口蔚县)的一个贫寒农家。从小遭受继母的虐待,8岁时实在受不了家中的欺侮,毅然离家出走。

谁能想到,这个命运坎坷的小孩,竟会成为明朝中后期最出色的军事将领之一呢?他的传奇人生可以说是明朝军事史上的一段精彩注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逃离家乡后,小马芳被南下的鞑靼骑兵俘虏,沦为替俺答汗放养马匹的奴隶。虽然命运悲惨,但马芳却没有气馁,反而审时度势,开始静心苦练骑射技艺。

在12年的流亡生涯中,马芳不仅熟悉了蒙古骑兵的战术特点,更掌握了丰富的战场经验。他深知,只有成为自己的对手,才能最终战胜他们。这为他日后的辉煌战绩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靖十六年(1537年),21岁的马芳终于找到了逃脱的机会。趁俺答汗在大同附近狩猎时,他偷偷盗马逃到了大同城,投奔到周尚文将军麾下。

这个时候的明军可以用"怂"来形容,面对不断侵扰的蒙古骑兵,往往都是望风而逃。但不同于其他将领的是,马芳凭借过人的骑射技艺和对蒙古战术的深刻理解,在战斗中屡建奇功,很快就受到周尚文的器重,并被提拔为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马芳的军事改革

嘉靖年间,明军的战斗力可谓是惨不忍睹,连俺答汗这样的蒙古武将都敢肆无忌惮地南侵大明。这让正义感极强的马芳非常愤怒,他决心要改变这种颓势,为明军注入新的活力。

第一步,马芳提出了"军战连坐法",规定战场上若有人畏敌不前,后面的士兵就要斩杀前面的将领。这种"不战斗就干掉"的激烈措施,瞬间提高了明军的战斗积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接着,马芳又提出了三大建议:

1. 尽量招募本地士兵,因为他们有死战到底的决心。而士兵缺乏这种勇气,战斗时往往首先退缩。
2. 严格管理训练,亲自示范演练,确保士兵的战斗技能达到最佳状态。
3. 严惩侵犯军中纪律和士兵权益的行为,切断那些权贵肆意调遣军队的歪风邪气。

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马芳终于使得被鞑靼人视为"怂货"的明军,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战斗力。

但仅仅提高士兵的战斗积极性还不够,要想真正战胜擅长骑射的蒙古铁骑,还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马芳给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以骑制骑、以快制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以骑制骑",就是充分利用明军在火器装备上的优势,组建火枪骑兵,同时配合步兵作战。这样就能在骑兵作战中占据主导地位。

至于"以快制快",马芳的想法是运用快速奇袭来打击蒙古骑兵的机动性和包围力。他提出在秋冬季节进行小分队突袭蒙古牧场,摧毁他们的战备物资;同时还要快速奔袭,切断蒙古军的后路,以解决其兵力。

这些战术思想无疑是高瞻远瑩的,不仅符合明军的实际情况,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在马芳的组织实施下,明军的战斗力终于焕然一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勇不过马芳:马芳连连大胜

1550年,俺答汗再次南下侵扰,并在"庚戌之变"中大获全胜,这无疑让明军颜面扫地。但在这场惨败中,却出现了一个闪耀的新星——马芳。

尽管其他将领无一不是惶恐逃窜,但马芳却率领自己的部队勇猛杀敌,屡战屡捷。他不仅在战斗中勇冠三军,而且凭借出色的战术指挥,还成功击退了俺答汗的进攻。这令嘉靖皇帝大为赞叹,当即将他升任宣府游击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新晋将军马芳,第一件事就是严整军纪,他制定了"军战连坐法",坚决惩治那些临阵退却的将领和士兵。同时,他还提出了前文提到的三大建议,全面改革提升明军的战斗力。

在这些改革措施的推动下,马芳率领的部队迅速崛起。不仅在战场上屡创佳绩,连蒙古铁骑都对他敬而远之。比如1557年,一支十万蒙古骑兵刚刚南下,得知马芳在此,立刻就仓皇北撤,连一战都不敢。这种名声威慑的力量,真可谓是"勇不过马芳"

1561年,马芳大显身手的时刻到来了。当时,俺答汗再次南侵,而马芳果断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战略,带领部队从宣府急行军500里,凌晨抵达大同城下,发动猛烈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的数日里,马芳连续7次进攻,终于取得了全面胜利。这场战役不仅大破了俺答汗的主力军,而且彻底改变了明军的被动防守姿态,从此开始主动出击。

马芳的这一战术革新,不仅为明军打开了崭新的胜局,也直接导致了明蒙关系的重大转折。从此之后,大明骑兵一马平川,一路追杀到了俺答汗的大本营"兴和"。

正是凭借马芳的出色作战,加上明军在火器和骑射上的优势,才使得明朝从此在与蒙古的战争中占据主动。不仅让俺答汗闻风丧胆,也为明朝赢得了长达60余年的和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马莲堡大捷:绝境下的逆袭

1566年的"马莲堡会战"无疑是马芳一生中最危险的时刻。这一年,俺答汗集结了10万大军,对明朝重镇万全右卫发动了猛烈进攻。

要知道,一旦这个马莲堡城破,俺答汗的大军就再也无后顾之忧,可以直扑京畿。所以马芳不顾一切地率军增援,但刚到半路就陷入了10多万蒙古铁骑的围困。

这场生死存亡的城防战无疑让马芳面临巨大的压力。城墙被炸开了大口子,城内弥漫着硝烟和硝酸气体,但马芳却丝毫不露惊慌,反而沉稳自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黎明,马芳终于下定决心,率领万余骑兵发动猛烈突击。这一幕着实让人瞠目结舌:蒙古铁骑大军竟然毫无还手之力,被明军一路追杀。这就是马芳的绝境逆袭,也就是史称"马莲堡大捷"的这场战役。

这场战役再次证明了马芳的军事才能。仅仅依靠极其巧妙的战术安排,他就能够在劣势的情况下击溃强大的蒙古骑兵。更重要的是,这场胜利让马芳彻底成为了蒙古人心中的禁忌,谁也不敢对他轻举妄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马芳的清廉品格

除了卓越的军事才能,马芳还以其高尚的品格和清廉的为政作风而闻名。他在部队中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连过年这种佳节都不愿意回家,而是選择留在前线与士兵一同巡逻,以确保边境的安全。

这种行为在当时的军队中可谓是极其罕见的,因为大多数将领都会借机回家与家人团聚。但马芳却认为,过年期间恰恰是敌人最可能发动攻击的时候,所以必须坚守在前线,时刻防范于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对军纪和责任的执着,无疑赢得了士兵们的尊重与爱戴。而马芳在清廉方面的表现,更是成为了一面明镜。他的上司仇鸾是一位出了名的贪官污吏,肆意剥削和贪污受贿,严重毒害了军中的作风。

马芳深恶痛绝这种行为,既不愿意与之同流合污,也不愿意被迫参与行贿送礼的游戏。为了保持自己的清白,马芳采取了一种非常特别的策略:远离仇鸾。他尽量避免与这位腐败官员有过多的接触,以免被迫沾染上油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做法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确实属于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大多数人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和利益,都不得不对权贵低头。但马芳却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从不妥协。

正因为如此,马芳的清廉和正直反而成为了一种阻碍,影响了他的仕途发展。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他的信念,反而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和敬仰。无论是对上还是对下,马芳都坚持自己的高尚操守,成为了明朝军事史上的一面清白之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马芳这个名字,如今或许已经鲜为人知,但他曾经的传奇经历和卓越成就,却值得被后世永远铭记。

在明朝军事史上,没有哪一位将领能与马芳相媲美。他凭借自己超人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品德,不仅在与蒙古的战争中屡建奇功,成为了蒙古铁骑的梦魇,更树立了一面军人职业操守的楷模。

就连今天的后人,也依然在讴歌着马芳大战蒙古的壮举,对他的勇气和智慧赞叹不已。他的故事无疑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有勇气和决心,哪怕背景再贫寒,也一定能够成就一番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