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 数字经济飞速发展,数字化能力已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总体呈现出稳步增加的趋势。据安永统计,共有22家上市银行连续三年披露了对金融科技(信息科技)的投入金额和增幅。这些银行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2021年的3.11%,上升至2022年的3.50%和 2023年的3.76%。

在5月15日举行的“2024数云原力大会·新动力数字金融论坛”上,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科技部副总经理陈铁钢在演讲中表示,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已经走过了以电子化信息化为特征、以数字技术推动业务发展的数字化1.0阶段,正在加速开启以智能化开放化为特征、以数字技术引领全面变革的数字化2.0阶段。

在论坛上,来自民生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等机构的人士就银行的数字金融发展、数字化转型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上市银行金融科技投入稳步增加

近日,安永发布《中国上市银行2023年回顾及未来展望》(下称《展望》)。其中显示,随着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上市银行的科技投入逐步进入平稳增长期。除了呈现上述22家上市银行连续三年披露对金融科技(信息科技)的投入金额等数据之外,《展望》还呈现了更多相关数据。2023年,25家上市银行披露了科技投入金额,合计为人民币1970.12亿元;27家上市银行披露了金融科技(信息科技)人员数量,相关科技人员合计超过14.42万人。根据最近三年均披露了金融科技人员数量的25家上市银行数据计算,科技人员数量占比持续上升,从2021年的5.04%上升至2023年的5.98%。

梳理15家大中型上市银行公布的2023年业绩报告可见,在金融科技(信息科技)投入金额上,6家大型银行合计投入人民币1228.2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48%,较2022年度的3.30%继续上升;9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2023年在金融科技方面的资金投入为人民币 652.3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从2022年度的3.91%上升至4.35%。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信息官张斌表示,中国民生银行通过统筹推进,发挥机制和文化的作用,加大人才和科技投入,制定实施科技规划和数据战略,数字金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行数字化转型“飞轮效应”日益显现。展望未来,民生银行将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主动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在建设金融强国,“做好五篇大文章”的目标和框架下,把数字金融建设推向更高的水平。

华夏银行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办公室副主任李中明表示,华夏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重点推进开放生态、精准营销、智能风控、柔性组织、人才队伍和数据驱动等十大领域的建设。客户增长逐步向生态客户运营和场景获客转变。

数字化人才体系构建培养方面,李中明表示,华夏银行通过定义数字化人才标准、构建数字化课程体系、批量分层分类培训等方式,提升员工的数字化能力,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

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

在2023年的业绩报告中,多家银行继续提出开展数字化转型,以科技带动业务增长。以零售业务为例,交通银行提出,积极推进零售数字化转型,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流程服务体系,丰富金融服务场景,加强全渠道、全场景获客活客成效;招商银行提出,“加快从‘线上零售’向‘数智零售’转型升级,构建智慧财富引擎、智慧客服引擎,沉淀数字化能力”等。

结合中信银行在零售银行业务中客群经营的策略和重点,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袁东宁强调客群分层、分群及分类在实际客户经营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他指出,银行需要根据资源禀赋和投入特点来匹配不同的经营体系,形成领先的客群结构。

袁东宁表示,银行应从客户视角出发,看到客户的潜在价值,而不仅仅是银行资产。中信银行关注特定客群在出国、养老等方面的潜在需求以及年轻客群的经营,通过非金融场景引导金融需求。中信银行已率先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生态建设,运用AI大模型、客户行为分析、千人千面营销策略等高新技术,构建了高潜客群,形成总行集中经营的模式,缩短经营链路,提升经营效率、体验和价值贡献,探索出中信银行特有的一条面向全客层的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之路,打造业内领先数字化能力支撑,实现长期续航。

渤海银行个人金融部副总经理仵伟强认为,不同银行经营的资源禀赋不同,导致优势客群有差异。在策略上,渤海银行采用分层、分群、多波次全渠道的方法,以客户为中心进行数字化经营。通过构建全生命周期、全关系图谱、全渠道触达、全方位定制贴心陪伴式的管家服务,建立零售客户数字化经营体系,形成渤海银行特色化、综合化的竞争优势。在落地机制上,渤海银行注重总分支三级联动的数字化客群经营,通过管理决策数据分析支撑和数字化营销工具赋能提升一线客户洞察能力和营销策略的系统性、敏捷性,以更有效地推动业务发展。

神州信息零售业务总监晋梅表示,当前银行正逐渐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这需要对银行资源进行重构。她观察到两大趋势:一是银行开始构建覆盖全量零售客群的成长或会员体系,以全面梳理客户、产品、权益和渠道等资源,寻找未来的价值洼地;二是银行开始选择自己的重点经营客群,以在资源分配上实现最大化效益。这些趋势体现了银行在数字金融时代对客群经营和运营效率的重视,以及寻求差异化和精准营销的努力。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艳明经济观察报记者

金融机构新闻部记者
主要关注上市公司、证券、银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