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岛局势的最新消息来了。菲律宾15日鼓动百余艘“渔船”前往南海黄岩岛挑衅,虽然表面上看来声势浩大,但面对数艘大吨位中国海警船布设的多条防线,大量菲律宾船只航行到距离黄岩岛约50海里时,马上就龟缩不前了。

(中国海警4203舰黄岩岛海域执法维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海警4203舰黄岩岛海域执法维权)

从媒体最新的报道表明,这些菲律宾船只面对中国海警的强力震慑,从始至终都没有做出任何“强闯”的行动,并在5月16日上午,选择了草草结束行动并撤离黄岩岛附近海域,这次事件最终以菲律宾上演了一出闹剧而收场。

令有些人疑惑的是,菲律宾这次来时气势汹汹,最后却在黄岩岛什么都不敢干,一百多艘船第二天就灰溜溜地撤了,这实在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实际情况是,马科斯政府并不是吃饱了没事干,这次南海黄岩岛行动,恐怕已让马科斯政府达到了一些政治目的。

我们之前也说了,菲律宾在南海挑衅,其目的除了是马科斯政府走“亲美”路线的体现之外,也是马科斯政府在利用南海问题达到其政治目的引发的事态。

与前总统杜特尔特不一样的是,马科斯自从上台之后,很快就选择了走“亲美”路线,菲律宾对外政策全面转向以加强美菲双边关系为主。

但是,马科斯大改对外政策,特别是为了配合美国而制造南海紧张之后,也立马遭到杜特尔特和其支持者的抨击及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科斯为了在政治支持率上继续稳压杜特尔特一头,便开始利用南海问题煽动国内民众情绪,意图将杜特尔特的阵营置于不利之地。

另外,马科斯政府现在面临的国内政治问题,除了和前总统杜特尔特家族政见不同,从而产生的博弈之外,我们还注意到了一个大家容易忽略的问题,那就是马科斯政府现在面临严重的粮食不足问题。

粮食问题已经困扰菲律宾十几年,随着菲律宾的生育率不断上升,菲律宾现在的人口已经逼近1.2亿大关,这对于菲律宾并不大的国土面积已造成一定的负担。

在粮食问题方面,菲律宾和越南、泰国同属一个纬度,但不一样的是,越南和泰国都是著名的大米出口国,每年对外出口大米的数量均在500万吨左右。

可菲律宾却是个异类,拥有同越南、泰国一样的季风和气候,反而每年还要进口将近400万吨大米。即便是这样,菲律宾一亿多的人口中,还是有一大部分人仍旧处于吃不上饱饭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马科斯参加总统竞选的时候,就曾经打出了“粮食降价牌”,从而博得了更高的支持率。

当时马科斯在参加竞选的演讲中放出豪言,他大喊要让大米从40披索每公斤的价格,直接腰斩,降到每公斤20披索的低价,要让菲律宾人都吃上饱饭。

然而,等马科斯真的当选总统之后,至今都没有兑现“粮食降价”的承诺。相反的是,在马科斯执政之后,菲律宾的粮食价格竟然还不降反升,甚至每公斤的大米价格已经攀升到60披索,比杜特尔特在任时还贵了50%。

愈发严重的粮食问题,已经引起菲律宾民众很强烈的情绪,有很多菲律宾的民间团体,已经极力要求马科斯政府要将更多精力放在解决粮食问题上。甚至,杜特尔特家族同样也可能会抓住机会,利用粮食问题扩大自己的支持率。可以说,一旦在这一问题上冒出火星,那么整个菲律宾社会都可能被引爆,届时对马科斯政府的执政将带来无法想象的冲击。

因此有观点认为,马科斯政府现在加大南海的挑衅力度,显然是为了转移国内对粮食问题的视线。但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菲律宾越在南海加强挑衅,就越证明了菲律宾社会问题的严重性。

(马科斯政府短时间内很难主动在南海收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科斯政府短时间内很难主动在南海收敛)

可以说,无论是马科斯和杜特尔特两大家族的政治博弈,还是菲律宾国内面临的粮食和教育等问题,只要一天得不到解决,那么马科斯政府难言在南海收敛。

而菲律宾现如今面临的各种问题错综复杂,马科斯政府似乎也没有更好的解决手段,因而只能试图利用挑动南海问题,并煽动所谓的“爱国责任”,从而稍微给菲律宾社会增加一点凝聚力,给自己增加支持度。特别是,还有美国在其背后撑腰,导致马科斯政府不但不会在南海收敛,反而只会更加肆无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