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秋高气爽,程潜从长沙来到北平参加政治会议。

刚下火车,程潜就受到了毛主席等众多中共高级领导人的迎接。

在当时,能够让毛主席亲自到火车站迎接的人除程潜之外仅有一个,那就是宋庆龄,以此可见程潜在主席心中的地位之重。

毛主席率先迎上前去,他握着程潜的手嘘寒问暖,说自己已经在这里恭候多时了。

程潜看到众多前来迎接自己的中共高级领导人以及起义将领,民主人士,连忙激动的向众人表示道谢。

毛主席一路将程潜扶进了车里,两人同乘一车抵达中南海,主席在这里为程潜举行了家乡风格的晚宴,算是为程潜接风洗尘。

在席间,毛主席有感而发的对程潜说道:“蒋介石把我逼成个流浪汉!”

那么,程潜是何许人也?他与毛主席有何关系?主席此话又有何深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让我们一一明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有居正,武有程潜

程潜字颂云,湖南人,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

1904年,22岁的程潜带着报国理想前往日本留学,希望能够找到救国之道。

在此期间,程潜结识了黄兴、宋教仁等同样拥有救国理想的革命青年,他们结为好友,共同组织了革命同志会,宣传革命理念,启发民智,从事民族进步活动。

同一时期,孙中山从欧洲重返日本,他和黄兴等革命党人确定了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及其他革命团体进行全国革命的决策。

程潜对于孙中山的大名早有耳闻,在得知孙中山先生正在此地积极联络革命力量推翻封建皇朝时,内心激动不已,迫切的希望能够见到孙中山这位革命偶像,向他讨教一些关于时局的困惑。

不久之后,在宋教仁等人的引荐之下,程潜于日本横滨的一家中国餐馆内见到了自己的“革命偶像”孙中山。

对于程潜这样有潜力、有热情的革命青年,孙中山是真心喜欢的,因此第在一次见面的过程中就表现的十分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中山非常认真的与程潜讲起了当前的革命形势与国内的政治局势,其中还包括有关革命的宗旨等内容。

孙中山真知灼见的观点,以及热情激昂的民族思想点燃了程潜心中的那团烈火,也让他意识到推翻清廷腐败统治的重要性。

后来,同盟会成立,程潜在他人的介绍之下加入其中,并宣誓效忠于反清革命。

武昌起义成功之后,封建王朝被打倒,但中华大地并未迎来期待的和平,在军阀混战的新形势之下,孙中山先生依旧为民族事业而奔走,这一过程中已经成长起来的程潜伴其左右,征战四方。

1920年,孙中山在广州地区重组军政府,任命程潜为广州军政府陆军次长,协助北伐战争,统一两广地区。

在收编了两广地区的全部滇军、桂军和湘军的一部分之后,广州大元帅府积极准备北伐,而此时的程潜也被孙中山任命为大本营陆军总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革命形势向好的时候,陈炯明阴谋反叛,与北方军阀沆瀣一气,打着所谓联省自治的口号开始破坏国内革命。

1922年2月,孙中山觉察到陈炯明破坏北伐的阴谋心思,就免去了陈炯明身上的大多数职务。

因为陈炯明在广东地区的实际军事、财政实力过于庞大,在北伐一事的大局上,孙中山还是对其保留了余地,希望能将陈炯明争取过来。

在这一形势之下,孙中山派遣程潜、居正等人前往南宁劝说陈炯明,希望他能够迷途知返,做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事。

临行之前孙中山告诉程潜:“你去告诉陈炯明,我这回决议北伐,定无更改,成败虽未可知,但总归是于陈有利的。成功了,我的军队离开广东,广东就可省下许多开支。失败了,我的军队被打散,陈炯明就自可和北方妥协善后。”

形势危重之下,程潜深知自己此行任务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抵达南宁之后,程潜等人经过两个昼夜的反复劝说,陈炯明只是在表面上答应了孙中山的北伐方针,但是暗中依然为反叛行动做着准备工作。

程潜对陈炯明的心思早有察觉,认为再无劝说的必要,在归来之后多次劝告孙中山离开广东,前往安全地带以免发生危险,而此项重要建议并未实现。

同年6月,陈炯明反叛,公然炮轰总统府,程潜在交战之中“譬秉忠贞心,一死酬盟主”,掩护孙中山登上了永丰舰。

战乱之中,孙中山任命程潜为讨逆军总司令,同李烈钧等人讨伐叛军。但北伐军失利之后,不少人都在炮声中做了墙头草,为了升官发财与叛军密谋,唯有程潜对孙中山忠心耿耿,不离不弃。

这让孙中山大为感动,在永丰舰避难的那些日子里,陪在孙中山身边的除程潜这员战将外还有一个国民党元老居正。

所以就有了“文有居正,武有程潜”一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事不利之下,孙中山于同年八月乘英舰前往香港,程潜始终跟随在孙中山左右。

因此在后来的岁月里,孙中山常对身旁的人说:“我说颂云是血性男儿,他毕竟是可共患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的老乡

1925年3月国父孙中山因病逝世,程潜听闻噩耗心如刀绞,悲痛不已。

当时的中华大地依然处于黑暗和混战之中,在孙中山先生临别遗言“革命尚未成功”的感召下,程潜继续投身于中国革命之中。

在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之后,国民党内部曾要他交出共产党员名单,程潜对这个要求严词拒绝,并且告诉他们:“只要是能打军阀的,都是好战士,我就要用!”

作为孙中山的心腹干将,程潜深知革命成果的来之不易,因此始终忠实拥护孙中山提出的三大政策,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与共产党合作。

迫于程潜的巨大威望,国民党内的反动分子也是无可奈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时期,程潜与共产党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与毛主席更是交情匪浅。

早在武昌起义之时,毛主席就曾参加过湖南新军,因为当时程潜是湖南督军府的参谋长、军事厅长,所以在后来的岁月里,毛主席一直尊称程潜为“老上司”。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经常对身边的人说:“枪上肩、枪放下、瞄准、射击等那几下子,我至今都没有忘记,这还是从程颂公指挥的新军那里学来的。”

护法战争之中,程潜被推举为湖南护法军总司令,当时就被湖南人称为最革命的人。

毛主席等当时的有志青年对程潜更加敬佩,而程潜本人初识毛主席则是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当时神采奕奕、博学强识的毛主席就引起了程潜的注意,在毛主席的工作能力和独到眼光之中程潜察觉到了他的非凡才能,认定自己这个“小老乡”将来必成大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中,主席《论持久战》等一系列著作,更是让程潜认识到毛主席是一个百年难得的伟人。

所以在之后的国共谈判之中,程潜得知毛主席要来重庆非常开心,当手下告知主席要亲自前来拜访时,更是激动万分。

当时,毛主席从国内时局讲起,说到了国民党内部要实行的由下而上的选举,主席鼓励程潜道:“你是老资格,国民党政府下届改选,你可以参加副总统的选举嘛,搞成了,好主持和谈,如果搞不成,你就只要湖南。”

主席此话,意在主张局部和谈,程潜对于毛主席的话心领神会。

1948年7月,程潜竞选副总统失败,李宗仁当选,蒋介石为了牵制日益膨胀的桂系势力,将程潜任命为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主席,此举正如毛主席与程潜交谈时一般无二。

不过在当时,我党将程潜列举在战犯名单之中,这让程潜一时间忧心忡忡,只感觉自己前途未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章士钊

毛主席察觉到了程潜的矛盾情绪之后,授意与程潜关系亲近的章士钊前去游说。

章士钊与程潜见面之后,向他转达了毛主席对他的殷切期盼,针对于列为战犯一事,主席表示主要程潜能走和平道路,不仅既往不咎,还会有礼遇。

这次谈话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程潜原本犹疑的心态,决定在解放战争中起义。

同月中旬,程潜给毛主席和中共中央写下了决心起义的“备忘录,”在亲自签名之后交给中共湖南地下党省工委,送往解放区。

毛主席收到程潜的“备忘录”之后非常的高兴,一方面让第四野战军陈兵湘鄂边境,一面选调李明灏将军秘密进入长沙,对程潜和陈明仁做有关起义的准备工作。

陈明仁在1924年到广州投考军校的时候,就是李明灏破格录取的,因此一直有之知遇之恩,称其为自己的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明仁

因此此次双方接触较为顺利,在中共中央与毛主席的密切关注之下,程潜与白崇禧巧妙周旋,并最终在同年8月4日成功起义。

毛主席对程潜与陈明仁两位将军的起义行为大加赞赏,亲笔改写了新华社关于程潜、陈明仁长沙起义的评论:“湖南的起义,严重的震撼了华南、东南、西南、西北的国民党残部。”

并且要求《长江日报》发表社论,庆祝长沙解放,欢迎程潜、陈明仁将军的义举。

新华社著名记者穆青也根据毛主席的指示精神,在《记湖南的和平解放》一文中写道:“湖南的局部和平亦必将作为一个崭新的榜样,竖立在西南、西北一切待解放区之前,为他们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宴请程潜

1949年9月,北平秋高气爽,作为新中国人民政治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特邀代表的程潜从长沙来到北平。

刚到车站,程潜就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等众多中共高级领导人的迎接,故人重逢,自然是分外激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率先迎上前去,握着程潜的手说道:“颂云别来无恙,一路上劳累了,你看,老朋友们,你的学生,部下都在恭候你呵。”

程潜看到众多前来迎接自己的中共高级领导人以及起义将领,民主人士,在现场激动的向众人道谢。

毛主席将程潜扶进了车里,两个人同乘一车抵达了中南海的菊香书屋,主席在这里为程潜举行了家乡味的晚宴,算是为程潜接风洗尘,现场还有朱老总、周总理等人作陪。

晚宴中,毛主席热情的问候程潜的家人,然后大家就像唠家常一样追叙往事。

毛主席有感而发的说道:“二十多年来,我是有家归不得,也见不了思念的乡亲。蒋介石把我逼成个流浪汉,走南窜北,全靠这一双好脚板,几乎踏遍了半个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完这句话,毛主席略微沉思之后继续说道:“我们这个民族真是多灾多难!经过八年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也过不成太平日子。阴险的美帝国主义存心让蒋介石吃掉我们。我们被迫打了四年内战,打出新中国,这是人心所向啊。”

那么,毛主席为何在这场晚宴上提及自己被蒋介石逼成流浪汉,无家可回呢?

主席在晚宴上所说的这个有家不能回,不是细说的韶山冲,而是整个湖南,正是程潜和陈明仁将军的起义之举,使得毛主席的家乡免受一场战乱,这其中自然有着主席对程潜等人义举的又一次肯定。

有关蒋介石把自己逼成一个流浪汉一说,其实也是主席在追忆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

毛主席从离开家乡到北京求学之后,与家乡就是聚少离多的状态。

一路辗转从湘江到陕北,最后再到西柏坡、中南海,这一路走来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应付蒋介石等国民党反动派的追赶与围攻,几经险境,起死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此刻蒋介石被毛主席领导的解放军赶到了台湾省的小岛上,他们所代表的帝国主义势力的绝对反动性是毋庸置疑的,更是不值得跟随和拥护的,此话中的深意再次证明了程潜起义的正确性与正义性。

程潜听到毛主席这些话后,也连忙说道:“我作为一个国民党元老,在大革命以后,对蒋介石是有看法的。抗战虽然胜利了,但我对中国的前途怀有疑虑,甚至有悲观。辽沈,淮海战役后,国民党大势已去已成定局,使我看到了希望。平津战役中的傅作义和后来我们所选择的道路,都是历史的必然。”

此时此刻的程潜在感慨之余,一再向毛主席等人表示,自己深受主席的热情厚待,真是深感受之有愧,只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追随主席等人共建新中国,造福人民。

听闻此话,一旁的周总理也站起来说道:“这次颂云和子良将军率部起义,对蒋介石是个严重打击,这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很大的反应,你为推进解放全中国立了大功,我们向你表示真诚的敬意。”

说完此话,周总理拿起酒杯气态豪迈的一饮而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划桨与祝寿诗

1952年的秋天,毛主席邀请程潜到家中做客,这也是程潜第二次到中南海做客。

吃过饭之后,毛主席和程潜一起出门散步,他们边走边聊,没一会就来到了南海边,主席兴致盎然的提议划船,程潜欣然答应。

两人共同登上一条小船之后,程潜就主动说道:“我给主席划船。”

毛主席听罢摇头回应:“岂有此理?您是客,还是我来划。”

毛主席拿起木浆将小船划离岸边,程潜立刻郑重的说:“主席,怎么能让您来划船呢?还是我来吧。”

“哪里的话嘛!您是古稀高龄,又是我的老上司、家乡人,哪有让您划的道理。”

就这样,毛主席当起了“船夫”,两位老乡泛舟在南海的水面上,针对国内的一些工作情况和往事热情交谈着,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主席的礼遇和尊重,程潜一直铭记在心,除了在日常工作之中的刻苦和认真之外,私下里也时刻牢记着毛主席对自己的好。

1963年夏天,程潜在北戴河避暑,想到再过几个月就是毛主席七大大寿了,程潜主动写信邀请谢无量、章士钊等知名人士为主席写诗祝寿。

程潜原本极其擅长五古,但作为这次活动的组织者,破例写了12首七律赞美毛主席。

为了写好祝寿诗,在创作期间,程潜经常驱车到北京章士钊的住所商讨诗句内容,立意、用词等事无巨细,斟字酌句的十分认真。

程潜当时“走火入魔”的状态看的小女儿大为不解,她问身旁的人说:“爹爹为什么在厕所唱歌啊?”

身旁的工作人员就告诉她:“不是唱歌,是在吟诗呢!”

这些诗句经过程潜一遍又一遍的打磨,最终以完美状态呈现在了主席的面前。

其中“我本多年邀默契,喜从中夜挹明光”“天安门启一声雷,中国人民站起来”等内容在当时流传甚广。

而毛主席在收到众人的诗词之后,也是格外的开心,对于此次活动的组织者程潜更是十分感谢。

毛主席和程潜无论在公开场合还是私下里都保持着良好的友谊,一直到196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8年4月9日程潜在北京逝世,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葬礼上,周总理郑重的告诉在场的所有人:“颂公是中国革命的功臣,也是中国人民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