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

5月17日,央行连发多则通知,对房贷一揽子相关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35%和2.8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央行连续打出了一整套金融组合拳,政策优惠力度空前。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降至15%,大大降低了购房者的首付负担,购房人可以通过较少的首付款,拿到心仪的房子。取消房贷利率下限,鼓励各地因城施策降低房贷利率,公积金贷款利率更是降至2.85%,意味着购房贷款成本将大幅降低。对购房刚需人群以及改善型需求人群而言,迎来了堪称史上最好的购房时机。

当前,各地针对各自情况,已经先行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比如取消限售、购房落户、减少公摊面积、提供购房补贴、政府回购、以旧换新等等。其中很多政策,发挥了较好的政策效果,但也有地方因为消化存量房压力太大,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在此背景下,央行打出金融组合拳,是一场及时雨,更是一针强心剂,对于促进楼市稳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正如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所强调,要深刻认识房地产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继续坚持因城施策,打好商品住房烂尾风险处置攻坚战,扎实推进保交房、消化存量商品房等重点工作。做好房地产工作事关发展大局,既直接关涉群众切身利益,也直接关涉经济行稳致远。由于购房需求不足,市场消化存量房不易,很多房企现金流不畅,导致保交楼压力较大,楼盘烂尾风险随时存在,这又进一步加重了观望情绪,潜在需求难以有效释放,形成某种程度上的恶性循环。

推动刚需释放,当务之急,重在改善市场预期。一方面,限购限贷等房地产政策,各地取消的取消,调整的调整;另一方面,大的政策方向是努力降低刚需型和改善型购房者的购房成本,畅通卖旧买新链条,加速释放市场需求。央行此时打出金融组合拳,大幅降低购房者的首付负担和房贷成本,是在关键处的关键赋能,相信能够发挥预期中的政策效果。相信地方政府将更加充分运用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主动作为,不断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帮助资金困难房企解困,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逐步改善市场预期。

降首付比例,降房贷利率,央行的金融组合拳,不仅力度空前,而且给了地方很大的因城施策空间。地方层面的调控政策工具箱里,可以采取的政策其实还有不少,比如交易税费、契税等税费政策,可能还有进一步调整的必要。而对购房者来说,如果存在购房刚需,存在改善住房品质的需求,眼下无疑就是最好的进场时机。唯有购房者不再犹豫观望,楼市才能重现勃勃生机。随着国家层面支持刚性和改善性需求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持续发挥作用,相信市场预期终将得到提振,实现楼市平稳健康发展。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