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14时许,距离柯家墩大桥爆破还剩1小时柯家墩大桥起爆

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 林永俊

摄影记者 宋枕涛

通讯员 肖娴 汪燕 方津晶

5月19日下午3点30分,随着一声令下,沪渝高速公路武汉至黄石段(下称“武黄高速”)改扩建项目控制性工程——鄂州市柯家墩大桥成功爆破拆除,周边各类保护对象均安然无恙。

这一项目的成功爆破,标志着柯家墩大桥钢桁梁正式开始动工,也为武鄂黄黄“三横三纵”建设提速。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王炜,鄂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卢辉,湖北省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方贻立,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金军,江汉大学副校长、武汉爆破有限公司董事长贾永胜等出席。

1秒成功爆破

柯家墩大桥位于鄂州市鄂城区,于1991年2月建成通车,全长146米,当前已无法满足武黄高速改扩建后的通行要求,因此须爆破拆除后重建。

“该大桥横跨长港河,两侧民房密集,316国道也下穿大桥桥头,爆破施工组织难度大。”江汉大学副校长、武汉爆破有限公司董事长贾永胜表示,大桥原设计为一级公路专用桥梁,后因道路级别提升,对其在原结构上进行结构加固,极大增大了爆破的难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谢先启院士多次到现场调研、指导,贾永胜全程现场指挥,结合柯家墩大桥的实际结构特点和环境条件,确定采用“工业电子雷管延时起爆网路,一次性整体爆破大桥”的总体爆破方案。

5月18日和5月19日,极目新闻记者看到,武汉爆破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周边保护对象和重要设施进行了爆破振动测试,并对爆破过程中箱梁和体外预应力钢索的应力调整与冲击破碎特征进行了实时监测,收集了宝贵的实验数据。

5月19日下午3点30分,随着一声闷响,柯家墩大桥1秒内成功爆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动武鄂黄黄同城一体化

被称为“楚天第一路”的武黄高速,于1991年建成通车,此前受多种条件限制,其桥梁占比仅1.8%。当前,该道路两边村庄被高速公路路基“割裂”,使得南北交通压力日增,两侧土地开发受到制约,改造势在必行。

武黄高速改扩建工程起于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王边村武黄高速花湖枢纽互通处,止于鄂州市华容区庙岭镇吴屴村,总里程37.4公里,共分两个标段,将由当前的双向四车道变成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

“整个工程战线长,难度大。”中建三局武黄高速改扩建工程项目经理陈兵表示,公司承建的标段全长30.2公里,有160余座桥涵通道要拆除重建,还要建设5个枢纽互通。

陈兵补充,此次爆破的柯家墩大桥,将在原址上进行新建,新的柯家墩大桥将整体提升3米左右,改造后净空高度达10米,是一座通航孔主跨为100米的简支钢桁梁桥,“全线还有一座桥也要爆破拆除”。

该项目完工后,能够有效缓解武黄高速通行能力紧张问题,进一步完善湖北省高速公路网络,推动武鄂黄黄同城一体化发展及加快建设武汉新城。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