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府要积极介入,尽快注入信用,将交易活跃起来,打消焦虑预期,这是稳定市场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中房报记者 许倩 北京报道

房价仍在探底。

5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4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价格环比、同比跌幅均有所扩大。从新房市场来看,4月份70城新房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6%,已连续11个月下跌,且跌幅扩大0.3个百分点。市场压力依然很大。

其中,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6%,降幅比3月份扩大0.5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5%和0.6%,降幅均比3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房价继续下行,反过来也说明二季度各地依然是以继续降价促销为主要导向。

从4个一线城市表现看,广州、深圳、北京4月份新房价格分别环比下跌1.3%、1%、0.7%,降幅比3月份分别扩大0.6、0.6及0.7个百分点,即3月份新房价格涨幅持平的北京,4月份突然转跌。上海继续保持一枝独秀行情,4月房价环比上涨0.3%,但较3月份5%的涨幅收窄0.2个百分点。这也说明,4个一线城市市场行情都变差了。

房价下跌城市数量又开始增加了。3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为11个,但4月份则突然降至6个。

这6个房价上涨城市分别是上:上海,以0.3%涨幅领跑全国;太原、遵义上涨0.2%;天津、西安、平顶山上涨0.1%;涨幅均较3月份收窄或持平。

新增的房价转跌城市是北京、重庆、北海、吉林、大理、桂林、南充。其中,重庆由3月份上涨0.3%转为下跌1.3%;北海由上涨0.4%转为下跌0.6%;吉林、大理由上涨0.2%转为分别下跌1.2%、0.5%;桂林、南充由上涨0.1%转为分别下跌0.6%、0.1%。

只有天津是新增的由跌转涨的城市。3月份,天津新房价格环比下跌3%,4月份转涨0.1%。

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置评道,这说明上海等核心城市依然凭借较好的人口和产业资源,在房价指标方面表现出坚挺的一面;包括近期备受关注的天津,其房价指数数据也相对是好的。市场形势出现新变化,迫切要求出台更精准更高效的楼市去库存政策,以稳定房价和预期。

新房市场上,4月份70城中,房价跌的最狠的是宁波,环比跌幅高达1.8%,同比跌幅为4.2%;其次是厦门、广州、重庆,环比跌幅均为1.3%,同比跌幅分别达7%、6.9%、1.4%。这几个城市值得注意。

比新房价格下跌更明显的是二手房市场,而二手房市场更能反映真实的市场供求关系。随着二手房挂牌量明显攀升,二手房市场继续处于去泡沫关键期。

根据简单算术平均计算,4月份全国70个城市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9%,跌幅较3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同比下跌6.8%,跌幅扩大0.9个百分点;房价下行速度加快。

其中,一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1.1%。跌幅扩大0.4个百分点;二线、三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均环比下跌0.9%,跌幅均扩大0.4个百分点。

70个大中城市中,4月份仅有1个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即昆明,环比涨幅为0.2%。

具体来看,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二手房价格分别环比下降1.6%、0.8%、1.4%、0.7%。其中,北京跌幅较3月份扩大1.2个百分点,上海跌幅扩大0.5个百分点,广州跌幅扩大0.4个百分点,深圳跌幅收窄0.3个百分点。

从环比跌幅指标看,烟台二手房价格下跌1.8%,跌幅最大;其次是厦门、温州,二手房价格跌幅均达到1.7%;北京、无锡、大连、桂林跌幅均达到1.6%;武汉、南宁跌幅达到1.5%。而3月份,二手房价格环比跌幅最高的长沙,跌幅才1.1%。

从同比跌幅指标看,徐州、厦门、南京、武汉、广州等二手房价格同比跌幅都是比较大的。一些重点城市二手房市场调整力度非常大,房价已经降到了冰点。

严跃进提醒,近期要关注的一个特点是,一些房东出售二手房后并不急着去购置新房,这是比较大的风险,后续在“卖旧”和“换新”方面需要有新的机制和措施。他建议,各地在出台政策时应适当要考虑二手房价格大幅缩水情况,在稳定二手房价格方面应该有一些指导或管控,以防范价格过快下跌产生新的问题。

镜鉴咨询创始人张宏伟表示,4月房地产市场确实在下行,这意味着接下来去库存相关措施会有较大力度,以刺激接下来市场交易量的复苏。不过,从价格角度来看,年内即使是一线城市也难以出现价格上涨行情,年内仍然是成交量复苏的波段行情,这样的脉冲行情同样也就决定了地产股股价的市场表现规律。

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从房价数据来看,市场预期继续转弱,新房和二手房成为竞争关系,且陷入降价循环。近期,尽管各地推进“以旧换新”,但由于市场情绪弱,二手房交易周期长,加上降价预期明显,等待观望情绪更重,反过来导致开发商资金链更加紧张,二手房业主越来越焦虑,于是总有人撑不住启动新一轮降价。

“目前尽管房地产市场存在供大于求情况,但焦虑预期占主导,已经导致市场失灵,迫切需要政府积极介入,尽快注入信用,将交易活跃起来,打消焦虑预期,这是稳定市场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李宇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