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座城市的发展脉络与其人文气息、与其对待人才的态度相关,与其为创业、创新者提供的宜居宜业的环境相系。在“520”告白的日子里,泉州首个大型人才社区——南安人才社区“源昌·文昌里”传来最新消息称,占地168亩的人才社区将于年前交付。两天前,在北京举行的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北京)招商推介会上,南安市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校地协同创新合作宣告正式启航。

南安市委人才办消息称,除了备下“广厦千万间”、牵手高端资源助力南安产城人文建设外,在2024年第二届“泉州人才节”南安专场活动期间,高端制造技术及装备研讨会、新兴产业展会、大院大所“赛马”活动、博士后进站、人才主题灯光秀……南安还将以一场“人才盛宴”告白天下英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才社区年底便可交付

牵手北大

壮大引智育才“最强大脑”

人才节前夕,南安刚刚牵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在“北大光华”的助力下,“南来北往·翼展鸿图”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北京)招商推介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今后双方将在组织联建、人才联动、产业联促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以此为南安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打造院地互利合作、共赢发展的南安人才工作新样板。

牵手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是南安搭平台聚才引智的又一次创新作为。此前,南安发挥首个县级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试点基地作用,先后组织8批90名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来南安参与泉州芯谷南安分园区、闽发铝业、金鹿日化、福山轴承等78个项目攻关,为南安产业发展、企业技术提升等提供技术支撑;吸引华侨大学、上海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入驻或设点南安,设立南安华大石材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大学南安研究院、南安华南师大绿色低碳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南安还成立科技人才创新中心,引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与武汉中科先进院等“最强大脑”资源,成立南安新材料联合实验室,在技术、生产等领域为企业牵线搭桥,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

目前南安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全省前列),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省级专家服务基地2个。累计引进博士后65人次,省级高层次人才136人次。

借智 引 才,不仅需要博士群体,也需要大量年轻创业创新人才。为此,南安在全省首创“政府+企业+高校+商会”“四位一体”校企(地)合作模式。2021年以来,先后组织670多家(次)企业赴湖南、广西、江西、山西、重庆、陕西、云南及省内厦门、莆田等地80多所院校,举办“书记市长送岗留才进校园”、全国高校引才推介等系列活动,吸引近万名高校毕业生来南就业创业。除了引入高校资源外,更是依托异地南安商会资源,健全联合招商引智机制,融合产业与人才双链,通过选派招商引才专员,搭建数十个异地人才工作站、人才之家、校企合作联络站,将引才育才的服务渠道铺到每位人才面前。

宜商宜居

建设先进制造业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这里的人才房不仅价格优惠,周围设施环境也都很好。”湖南来南落地就业的林先生说。据悉,全方位配套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交通资源的南安人才社区项目1883套人才房现已全部成交。

面对持续涌入的天下英才,南安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让人才留下来、创造最优的服务环境,营造宜商宜居的良好氛围。

为此,南安构建从补助到岗位,从安居到乐业的系统人才服务体系,率先推行人才积分制、企业人才自主认定、常态化人才申报等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久久为功的创新服务,令南安各项人才工作均位居泉州各县(市、区)前列。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23万人,2023年高层次人才和人才团队增量居泉州市首位,是全省第二批“人才强市”试点市、省首批产业人才聚集基地。

“26℃幸福之城,需要所有人才共同参与建设。我们的人才服务工作并不局限于组织部和人社局,而是全方面渗透到几十个涉商、涉才部门,共同搭建‘近悦远来’的服务阵地。”南安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南安市出台的《“四好四更优”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若干措施》里,明确了礼遇企业家队伍、赋能企业家队伍等22项举措。南安还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人才工作专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选优配强人才专员队伍,聚焦解决人才“关键小事”,制定关爱高层次人才“五报告、三必访”制度。通过整合教育、团委、基层网格等力量,建立“南安籍”大学生人才库,实行跟踪指导、资金补助、交流培育等服务。

为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南安牵头联动教育、住建、卫健等多个部门,扎实推进人才子女就学、住房、医疗等待遇保障。为了让更多来南人才有归属感,由南安市委组织部牵头行业协会协同参与,全面落地35个覆盖南安市、镇、企三级人才之家、30个人才工作直接联系点,围绕人才活动开展数量、人才到站数及服务质量满意度等指标,量化评分,兑现补助经费,打造成网、连片、共享式服务矩阵。

针对石材陶瓷等主导产业的人才诉求,南安还专门出台对应的人才评定机制。借助高校名企资源,吸引数以千计企业家及高管在家门口借智学习提升。在南安市政务服务中心可以看到专设的“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配备人才专员开展“点对点”服务,为人才提供全程引导甚至“代办”服务。借助“南安智酷”信息化服务平台,全面实现让人才办事“一趟都不用跑”。

人才与产业同兴共营,面对未来新的挑战,南安将持续深耕人才“港湾计划”,落实落细“涌泉”行动和青年人才“新八条”,让更多人才来到南安、选择南安、爱上南安,共同推动南安产城人融合高质量发展。

来源:泉州通客户端

编辑:尤逸群

一审:尤逸群 | 二审:唐莉洪 | 三审:蔡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