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来了!

“姗姗”是谁?它是一支年轻、趣味、可读、爱读的新媒体队伍——山东大学新媒体工作室。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名校拥有着治学严谨、底蕴厚重的光芒,但也正因如此,“严肃”“距离感”等词汇往往成为了人们对很多高校的刻板印象。但翻开“山东大学”大众号,除了能看到百廿老校的厚重积淀外,还有很多新鲜有趣的热闻,令人新奇,令人欣喜。

汇涓涓溪流,成磅礴之力。过去的5个月,“山东大学”大众号收获了很多熠熠生辉的瞬间:大众新媒体大平台首页推荐4次,上榜了几乎每一期的教育号传播力榜单……每一篇冒着热气的稿件,共同组成了朝气勃发的“山东大学”大众号。5月17日,“山东大学”大众号的相关负责人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众新媒体大平台的演播室,与大众号融合互动,和大家一起解锁“山东大学”大众号的“多重身份”。

“山东大学”大众号内容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大学”大众号内容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大学”大众号的相关负责人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众新媒体大平台的演播室,与大众号融合互动

形象的展现者

“山东大学”大众号可谓“包罗万象”。

既有如《山东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等招生、比赛的一手信息,也有如《光明日报关注!山大深耕人文沃土 推动学术兴校》等主流媒体对山大的关注报道,还有如《大赛奖金全部捐出,山大“为罕而创”团队让人感动!》《从山大走出的第一总指挥》等对山大师生、校友、校史故事等内容进行报道的文章。

近期,《答案在书里!与樊登相遇在书香山大》《让我康康,还有谁没听过王蒙线上的讲座?!》《罗翔教授“空降”山大!速来围观!》等山东大学与学界、社会名流强强联合的稿件更是引爆朋友圈。

“我们将大众号定位为融媒体传播矩阵的重要组成,坚持以红为志、移动优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等传播理念,借助大众号平台的传播优势和技术支撑,我们将更好的讲述山大故事,传播山大声音。”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冯刚说。

除了全方位、高时效讲述山大故事外,“山东大学”还打破了很多人对名校“严肃”“距离感”等刻板印象,在确保内容符合学校官方账号的平台特性基础上,注重与时代接轨,一大批作品采用了师生、网友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了内容的吸引力和针对性,如《【提取码:2024】山大专属月历,请签收!》《❀❀❀这么好看,还看什么标题呀!》等,便是“山东大学”迎合融媒体时代下受众阅读需求的新尝试。

事实也证明,一个年轻、趣味、可读、爱读的“姗姗”成为了人们对“山东大学”大众号的普遍印象。

正如“山东大学”大众号的简介——“讲述山大故事,传承山大文化”所说,“山东大学”大众号记录了校园活动的精彩瞬间,讲述了山大师生的动人故事,展示了行稳致远的科创成果,彰显了百廿老校的文化积淀和人文底蕴。

可以说,它是名副其实的山东大学形象的展现者。

“山东大学”大众号内容“包罗万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大学”大众号内容“包罗万象”

形式的创新者

好的内容,还需依托丰富的形式进行呈现。

为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山东大学”大众号努力创作新颖而不失深度、亲切而有现实关怀的内容。

比如发表于新年伊始的《致每一个闪闪发光的你》。文章以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发布了山大学子在阅读、科研、运动等方面的数据,且以图片记录了去年每个月的光影山大,展现了满载难忘回忆的2023年,同时也勉励同学们2024再出发,满怀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

比如《寒假倒计时!快来抽取你的“龙年上上签”吧》是在今年元宵佳节来临、寒假即将结束之际,采用传统抽签的形式,加以文案和山大学生的精彩瞬间,全方位展现出了山大对学生们在学业、生活等方面的祝福。每一支都是上上签,每一支都饱含着山东大学对学生们未来的美好祝福。

再比如《新学期,我要……!》这篇生动、有趣的漫画+文字+图片的文章,充满了山大学生对新学期、新气象的美好祝愿和无限憧憬,展现了山大学子“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卓越学风。

“山东大学”大众号丰富多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大学”大众号丰富多彩

流量的传播者

开展任何一项工作,首先看态度,关键看行动,最终看效果。

“山东大学”大众号在时效、内容、形式等方面的持续发力,使其获得了流量的青睐:大众新媒体大平台首页推荐4次,上榜了几乎每一期的教育号传播力榜单……

为何总是“山东大学”?

如果把“山东大学”大众号比作一首优美的交响,那么其中的指导老师、学生记者等每一名参与者,都是美妙的音符。每一个音符都在为了和谐优美的呈现而努力,这是集体的成果。

“团队每周举行选题例会,提前对重要节点新闻事件进行策划,为接下来一周或一月的宣传工作敲定方向。我们鼓励学生记者提出有温度、有深度、有创意的好点子,也不断在过程中成长和提升。”指导老师苗立群介绍,对待具体的选题,新媒体工作室内部有明确的团队分工,会按需分组,有序展开工作。如新春系列的山大壁纸便出自设计组之手,文案撰写与图片素材提供则是由原创组和摄影组负责。

的确,翻看“山东大学”大众号,有很多“来之不易”的作品。

“山东大学”大众号置顶文章《今天的山大,太燃了》就是其一。由于时效性要求高,摄影组的同学们冒着烈日在运动场上采访、拍摄,并在活动后迅速选片、剪辑、当天发布,保证了作品迅速发布。推出后,反响尤为热烈,刷爆朋友圈。

总体而言,每一次惊艳亮相,都是实力的见证。

从指导老师到学生记者再到后期工作人员,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才能一触即发释放出巨大威力,真正擦亮“山东大学”大众号的金字招牌。

定格,记录,呈现,共鸣。“山东大学”大众号力求在时代的罗盘上刻下印记,展现最有价值和温度的信息。“姗姗”用手中的笔、肩上的镜头记录着山东大学的美好,为山大人留下独家记忆,同时,也用热忱见证山大的荣光时刻,用信念扛起“讲述山大故事,传承山大文化”的使命。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董昊骞 策划 吴永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