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晚报2024年05月21日版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0日上午,青岛27所公办普通高中、综合高中和民办高中陆续公布了2024年自主招生资格学生名单。今年,全市27所学校共计划招收3500人,招生学校包括16所局属公办普通高中、3所综合高中和8所民办普高。值得一提的是,每年自招班中的强基班一向属于学霸们的“必争之地”,而今年青岛二中在自招批新增“国防科技育英班”,招收50人。获得国防科技育英班和强基班招生资格的“种子选手”都有哪些学习秘诀?考学上是否一帆风顺……来读一读属于他们的“学霸养成记”。

汤子轩 (青岛第二实验初中学生)

利用课间做习题提高效率

“我认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发自内心去努力非常重要。”青岛第二实验初中学生汤子轩,在今年的高中自招考试中获得了青岛二中国防科技育英班招生资格,平时学习一直名列前茅的他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上课跟紧老师的节奏,听好老师说的一字一句,课下利用午休和课间时间做练习题提高效率。

“在准备笔试和面试的时候,二实验的老师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学校为参与自招的同学进行了笔试和面试义务辅导,让我获益颇多。”汤子轩感谢学校老师课上经常随机提问,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我们学校的物理、化学老师为我们准备相关的课程和习题供我们学习,让我们在面对真正的自招考试时不害怕不胆怯。”

喜欢编程,在学校担任学生会副主席,积极参与丰富的社团活动……汤子轩说,青岛第二实验初中给了他施展才华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学习压力大的时候,他也会看一些书籍,通过励志故事坚定信念。

董宇宸 (青岛第二实验初中学生)

不放过任何一道不会的题

“在平时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多积累课外知识。学好基础题,不放过任何一道自己不会的题,多找老师问,多总结。”青岛第二实验初中学生董宇宸如愿拿到青岛二中国防科技育英班招生资格,除了善于整理错题本外,他还会找一些类似的题型加强练习,不止于只把错题改对,而是要牢牢记在脑子里。

不仅学习好,董宇宸还有多项特长,国际象棋、足球、篮球、乒乓球、钢琴样样拿得出手。此外,他担任学校自主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参与学校一些大型活动的组织并担纲。“这些活动非常锻炼我的综合能力。”董宇宸认为,自己在自招面试中具备优势,跟在校期间与同学们的合作交流积累了丰富经验分不开。

小学期间钢琴考到十级、国际象棋达到候补棋协大师等级,学习之余通过弹钢琴、打球舒缓心情……在董宇宸看来,这既是一种对学习的坚持,更是一种融入学生群体的技能。

曲泽衡 (青岛七中初三学生)

精准“刷题”讲题实现融会贯通

“我从初一开始接触物理知识,因为感兴趣,所以喜欢学。”青岛七中初三6班学子曲泽衡在今年的自招考试中被青岛二中国防科技育英班拟录取,用实力诠释了何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提及被“梦中情校”拟录取,这名16岁少年展现出学霸沉稳、理性的特质,在他看来自己这次考试“发挥得还算不错”,取得的成绩在意料之中。

作为物化高手,曲泽衡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秘诀——刷题,但此刷题不是漫无目的搞“题海战术”,而是紧跟学校老师的教学步伐,做好、研透他们精心筛选的代表性题目,碰到不会的题首先自己想方设法“钻进去”,实在搞不懂再请教老师和同学。和不少学霸一样,曲泽衡也有错题本,为了验证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关知识点,他喜欢把错题“掰开揉碎”讲给同学听,如果对方听懂了且“表扬”他讲得清晰明了,他才认为自己真正实现了融会贯通。临近中考,当部分学生熬夜冲刺时,曲泽衡晚上的入睡时间有点“拉仇恨”,他多数时候是10点半左右上床,这得益于他白天的高效学习。曲泽衡很擅长利用碎片化时间,课间、中午、上学放学途中,他会翻错题本、背单词等,尽可能多完成一些学习任务。

虽然是学霸,但曲泽衡不属于埋头苦读型,他拥有钢琴10级证书,还兼任多门学科的课代表,是老师们信任的“好帮手”。面对小伙伴们,他会显露典型的e人属性。

谈起曲泽衡的成长历程,他的爸爸坦言他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进入初中后成绩还曾“跌宕起伏”。“非常感谢七中的颜欣、王商春等老师对孩子的鼓励,他们总是耐心帮孩子分析短板在哪、如何补齐,怎样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还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帮助我们更好地和孩子沟通。”曲泽衡爸爸认为,孩子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学校老师的因材施教、履职尽责真正激发出了孩子的学习潜能。

张启冬 (青岛第二实验初中学生)

跟着老师走把基础打牢固

“首先是抓好课内基础知识,课上跟着老师一点点走,把基础打牢固之后,再在网上找一些历年的习题加练,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获青岛二中强基班招生资格,对于青岛第二实验初中学生张启冬来说,属于意料之中。

“重视课内知识,课下劳逸结合”是他总结的学习方法。“学校老师为我们准备的课程已经足够了,只要把课上老师讲的知识打牢,考试就没什么问题。”张启冬有一套自己的理科“高分秘笈”。他认为,想要学好数学,首先要独立做题,遇到难题不要跟同学讨论,也不要问老师,一定要自己动脑做出来。物理和化学学科需要多拓展知识面,就一个知识点去延伸到其他知识点,要有联系意识。

4岁开始弹钢琴,5岁开始打篮球,目前钢琴达到10级水平,平时除了打篮球锻炼身体兼解压外,张启冬还喜欢通过散步和睡午觉的方式,让自己在学习之余充分放松。

王昕冉 (青岛第二实验初中学生)

相信自己遇到挫折不放弃

“我的经验是,刷题的同时总结并整理错题。”青岛第二实验初中学生王昕冉在一模考试时物理和化学成绩不理想,她在老师和父母的鼓励下重拾信心,看到身边同学都在不断努力,她坚持不服输,最后如愿获得了青岛二中强基班招生资格。

“我会大量地刷题,然后一遍遍去总结整理自己的错题,把能拿的分拿到,拿不到的分努力去攻克。”王昕冉坦言,她在考学路上也有过低谷,“那时候我看到别人在玩游戏,从竞技垫底上升到全场最高竞技玩家,我深受鼓舞。”自此,学习疲倦时她会抽出10分钟时间观看别人打游戏,不断激励自己克服困难、坚持到底。

学习之余,王昕冉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钢琴10级,参加学校辩论赛等社团活动锻炼语言表达和创新思维能力,还任职校长助理,是老师们的得力“小助手”。对于想要参加自招的初中生,她建议,如果想考自招还是要早准备,压力不要太大,哪怕中间有挫折,但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刘坤牧 (青岛第四实验初中初三学生)

把题做透掌握学习“底层逻辑”

“我就是每天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偶尔在保证有充足睡眠的情况下,会加一点课外的练习或者读一些书。”青岛第四实验初级中学初三1班学生刘坤牧,在今年的高中自招考试中表现优异,将青岛二中国防科技育英班招生资格收入囊中。在班主任兼英语老师贾喜艳看来,这对“种子选手”刘坤牧而言属于“常规操作”。

作为一名“全科优秀,没有短板”的小学霸,刘坤牧在学习上呈现出“双高一深”的特点——上课专注力特别高,学习效率也很高,做同样的作业,能够把作业做出“深度”,深挖题目的外延。“他的英语作业非常有代表性,以他的水平,比如一张小卷10分钟就能做完,他却花了30分钟。因为做完一遍题后,他会找出小卷涉及哪些语法点,用红笔在旁边做标识。”贾喜艳介绍,从初一到初三,刘坤牧一直坚持这种“在做题的过程中不断拓展、将知识梳理成串”的做作业方式。

在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时,刘坤牧多次强调紧跟老师的授课节奏,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自招考试物理和化学的基础题涉及的几乎都是通过课内学习可以答出来的知识点。笔试满分200分,基础题占到170分,所以准备自招考试,课内是最重要的。”而对于附加题,他的备考方法是“功夫下在日常”,通过读高一的课本、在B站看高中知识视频等方式进行知识的拓展。刷题方面,他奉行的原则是“做题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每做一道题,可以去思考这道题想问什么、能体现出什么。我认为把题做透、把一张试卷‘做厚’,更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

另外,他从初一起就和班里四名爱学习的男生结成了“学习搭子”,互相比着学,也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同学们亲切地称呼他们为“五小只”。今年自招,“五小只”中有三人获得二中自招资格。

这个热爱化学的男孩,兴趣爱好也颇有“学霸风格”。“我家的客厅有一个‘化学实验区’,我在家里做了很多化学实验,主要是焰色反应、晶体的制备等。”刘坤牧说,学化学让他特别快乐,每周五晚上写完作业,他就把瓶瓶罐罐摆出来,在实验中感受“化学之美”。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于娜 董真 张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