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会发生三战?关于这个问题,全球不少国家的老百姓都在思考。包括一些欧美的军事专家也认为,虽然核武器的问世让世界大战看似不太可能发生,但是在全球经济衰退、中美对抗加剧、俄乌冲突持久化等因素下,越来越多人看清了现状,自然也就对世界局势抱有担忧,进而对社会预期缺乏信心,然后又将这种想法反馈到经济中。

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地区内最有忧患意识的国家,其政界高层对全球局势变动的认知非常深刻。根据国内媒体“观察者网”报道,3与6日,新加坡外长维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全球在二战结束后80年的“和平红利”已经走向结束,现在美国的军费支出仍然高于全球所有任何国家,甚至还是中国的好几倍。

在他看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增加国防开支,这并不意味着“军备竞赛”正在上演,从长远来看,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投资研发依然是十分强劲的。不过,随着全球局势走向不可预测的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加坡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军事、经济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维文特别强调道,在他看来,所有人都应该认识到这一切背后所暗含的深刻原因。二战后全球经济之所以如此繁荣,完全是建立在对“经济一体化”的重视,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自由贸易等基础之上的。可是,现在绝大多数人已经对上述这一切产生了心态上的“动摇”。所以,各国增加防务开支也是是一种避险的反应。

事实上,这和很多民众现在不敢进行高额消费,节约资金,积累储蓄是类似的情况。只是美国现在开始要收割其他国家了,所以这些被列为目标的国家开始了防御准备。之前首当其冲被经济收割的国家,就是欧盟成员国,尤其是法国、德国两国,经济上被美国坑害不浅,而且军事上由于受到美国的制约,加上俄乌冲突的影响,欧盟各国都被北约这一框架所捆绑,让自己被美国当成了牺牲品。

在顺利绑架欧洲后,美国就把目标放到了日韩身上。在韩国举行抗日纪念仪式当天,韩国总统尹锡悦破天荒的宣布日本是韩国的友好伙伴,虽然这引起了韩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乃至被不少韩国年轻人指责是“巴结日本”,但是这也客观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关系相当不好的日韩都能够被“人为撮合”,这说明美国很可能已经在幕后准备了一场震惊世人的“阳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就是遏制中国,或者让中国丧失对美国的“威胁能力”。很明显,结合之前中美贸易战的情况来看,美国不太可能会放弃霸权,也更不可能放弃对外侵略扩张的能力,我们现在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以应对美国的军事威胁,以及在经济上要做好万全之预防。

当然,中国在这方面肯定是做好准备了的。今年中国军费增长相当稳健,没有出现一些欧美专家预料的军费大幅上涨,这说明中国政府对国际局势的研判是非常理性,也对未来局势变化了如指掌的。反倒是一些实力弱小的国家,由于担心经济波动,自己又被信息差所影响,所以难免会增加军费以备不时之需。

如此看来,新加坡政府对国际局势的看法是最为稳妥的。而且我们也必须认清一个现实,那就是“人类世界已经到了抉择时刻”。在个人长达几十年、上百年的寿命中,总会有“康波周期”的沉浮,比如几十年、上百年一遇的大康波周期,抑或是十年、几十年一遇的小康波周期。

小康波周期很多人都知道,比如中国的房地产、互联网经济时期,一些人赶上了机遇,赚到了大量财富,当然像这样的机遇期总会走向结束,而另外的新机遇期总会到来。大康波周期就是时代的转变,比如一战与二战的对抗,随时又是冷战,再之后就是以美国为首的一超多强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明显,现在以美国为首的欧美霸权时代已经走向了落幕,而另外的新势力正在冉冉升起。无论是中国的复兴也好,印度的崛起也罢,人类世界注定会再次出现“天翻地覆”般的改变,当然,这一次新康波周期可能是以战争作为过程,也可能是和平的交替,总而言之,对于这一切,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接踵而至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