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不要的石油,俄罗斯转向东方,主要是出口给印度、中国、土耳其。但是,欧洲不要的1886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俄罗斯指望不上印度、土耳其,只能指望中国“接盘”,因为印度和土耳其的天然气需求有限,中国的需求量却很大。

主管能源的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近日称,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建成运营后,俄罗斯每年可以向中国出口1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俄罗斯的专家的胃口更大,希望俄罗斯天然气在中国的进口天然气市场中的份额达到30%。

也就是说,欧洲不要的天然气,俄罗斯希望中国全部或大部分“接盘”购买,当然,中国也有更多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的意愿。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前,中国对西伯利亚力量1号、2号天然气管道特别上心,期盼早点与俄罗斯谈妥、修建、运营,但由于有欧洲这个最大的买家,俄罗斯对此并不热心,慢慢吞吞地,花了好多年才建成西伯利亚力量1号天然气管道,而2号管道项目还躺在计划书里。

去年,欧盟对俄罗斯的天然气进行制裁,以德国为首的欧洲以毅然决然的态度与俄罗斯天然气脱钩,从而摆脱了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一举废除了俄罗斯对欧洲的“能源武器”。

根据《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2)》的数据显示,2021年,俄罗斯向欧洲出口的管道天然气1670亿立方米,出口的液化天然气(LNG)大约216亿立方米,合计1886亿立方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是俄罗斯天然气、石油的最大买家,欧洲因为俄乌战争坚决地与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脱钩,这对于依靠能源出口创汇吃饭的俄罗斯简直是灾难。俄罗斯必须千方百计找到“接盘侠”,否则,俄罗斯的财政就会崩溃。形势所迫,俄罗斯经济和能源出口全速转向东方。

所谓的转向东方,说白了就是欧洲不买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了,俄罗斯只能找上亚洲的中国、印度、土耳其这三个国家大量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土耳其的经济体量太小,俄罗斯真正能指望的其实也就是中英两国。

石油方面,印度的需求量很大,由于俄罗斯给予印度的折扣价超过任何国家,印度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俄罗斯不仅成为印度最大的石油供应国,而且在今年前两个月印度超过中国,成为俄罗斯石油的头号买家。

但是,印度对天然气的需求量比较小,俄罗斯无法指望印度大量进口天然气,唯一能指望得上的就是中国。中国的天然气需求量大,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天然气总进口量大约10925万吨(约等于1519亿立方米),累计同比下降9.9%;进口金额总计4682.87亿元,同比上涨30.3%。2021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为1680亿立方米。

也就是说,我国天然气的进口量接近俄罗斯2021年向欧洲出口到天然气总量(1886亿立方米)随着2023年我国经济的回升,天然气的需求量也会上升,估计能与俄罗斯2021年对欧洲的出口量持平。作为天然气的出口大国,俄罗斯对此是非常清楚的。

俄罗斯的盘算是把欧洲弃购的这1886亿立方米的大部分天然气都卖给中国——放眼全球,也只有中国有能力消化如此庞大的天然气。俄罗斯的第一步计划就是将原本通过北溪1号、2号天然气管道出口给欧洲的550亿立方米/年的天然气,通过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卖给中国。

北溪1号、2号管道和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输送的天然气使用的都是西西伯利亚相同的油田,而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运输量为500亿立方米/年,接近北溪1号、2号管道的运输总量(550亿立方米/年)。

俄罗斯的第二步计划是大幅扩大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的对华出口。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3月22日在“俄罗斯24”电视台节目中称,预计2023年俄罗斯将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向中国输送2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同时,俄罗斯计划通过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对华每年供应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再加上液化天然气的对华出口,数量就更多了。

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说:“这些渠道加起来,可以让俄罗斯每年向中国供应大约1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意味着欧洲弃购的1886亿立方米俄罗斯天然气的一半由中国购买消化了,这对于俄罗斯意义重大。

实际上,俄罗斯的期望远不止于此,俄罗斯战略研究中心燃料能源综合体领域经济研究方向负责人阿米拉吉扬3月25日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称:未来10-15年,俄罗斯天然气在中国的进口天然气市场中的份额将可能达到30%,如果包括液化天然气——占比会更高。

俄罗斯天然气在中国的进口天然气的占比达到30%,甚至更高,对于中国就是一把双刃剑,好的方面是中国的天然气进口来源更稳固,不好的方面就是中国对俄罗斯天然气产生高度的依赖,俄罗斯如果要找中国麻烦时就会把天然气“武器化”,打击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俄罗斯把能源“武器化”敲打欧洲国家,才迫使欧洲国家下定决心不论付出怎样的代价都要与俄罗斯能源脱钩,从其他国家进口天然气石油——在俄乌战争爆发前,俄罗斯与德国的关系远比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更亲更铁!

别天真地以为俄罗斯不会对中国做曾经对德国和欧洲做过的事情,就连曾经的管道天然气第一大供应国土库曼斯坦都敢把天然气“武器化”敲打中国——前几年,土库曼斯坦以维修管道为由,单方面暂停向中国输送天然气,导致北方的许多天然气用户都没办法做饭取暖,在寒冬中苦不堪言!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所以,无论是天然气、石油、煤炭,还是农产品、木材等等商品的进口,中国都不可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很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建立了相当完善的供应来源多元化的体系,不会出现对某一个国家高度依赖的情况的出现——就连铁矿石的进口来源,我们也已经完成了初步的供应来源多元化,更何况替代性更高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产品。

毕竟争着向中国出口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产品的国家很多的,我们不可能为了让俄罗斯赚大钱,帮助俄罗斯度过难关,一味地增加自俄进口却抛弃其他的供应国。

不会对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单一供应国产生高度依赖、切切实实的优惠价格,是中国与俄罗斯签署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协议的两大考量,俄罗斯要拿出足够的诚意来一起解决这两个关切,那么,这个长期的天然气大合同不久的将来就会签署,并且中俄的经贸合作还会更上层楼,实现中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