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骑电动自行车时一定要佩戴安全头盔,戴头盔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在辖区街心公园路口,陈建国拦下一辆未佩戴头盔的电动自行车,对驾驶人未佩戴头盔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并指出佩戴安全头盔的重要性。

陈建国是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震泽交警中队的一名“老交警”,今年8月即将退休的他,由于常年在户外工作,皮肤显得比一般人黑得多,但他说话做事雷厉风行,执勤时腰杆永远笔挺,不论是寒冬酷暑,还是刮风下雨,震泽辖区川流不息的行人和车辆之中,总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勤于思考总结出查处酒驾“秘籍”

从警32年,陈建国对工作的热情丝毫不减,样样工作都喜欢冲在前头。夜查酒驾往往是最苦、最累、最考验耐心的活儿,每每遇上,陈建国都会主动参加。在长期查缉酒驾工作中,他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方法,通过对驾驶人面部表情、车辆行动轨迹进行观察,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综合判断驾驶人是否有酒驾嫌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前,陈建国带领中队辅警在辖区开展酒驾夜查工作,一辆二轮摩托车在即将驶入检查区时,速度突然变得特别缓慢,陈建国敏锐地感觉到驾驶人的这一异常表现,立即示意他进入检查区域,只见驾驶人眼神闪躲,突然加速,企图往旁边小路逃离。见状,早有准备的陈建国立即冲上前将他控制,一靠近便闻到了一股浓重的酒味。后经过调查发现,该驾驶人不仅饮酒后驾驶摩托车上路,所驾驶摩托车也已达到报废标准。

通过多年工作总结的经验及方式,陈建国在酒驾查缉工作中几乎零失误。2024年以来,陈建国带领中队辅警开展打击酒驾醉驾行动30余次,查处酒驾22起。

洞察入微让交通违法无处遁形

“每一起交通违法都是一起事故的隐患,我的职责就是及时查处交通违法行为,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陈建国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建国2014年9月至震泽交警中队工作,和大多交警一样,他80%的工作时间都在路面上。工作中,他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敏锐的观察力,随时注意往来车辆,无论是超载、超员,还是逆行、遮挡车牌等交通违法行为,都逃不过他那双犀利的眼睛。

在一次路面执勤时,有着敏锐观察力的陈建国发现,车道上一辆小型面包车车身下沉严重,透过车窗玻璃远远望去,车内黑压压的一片,存在超员的嫌疑,陈建国立即拦停车辆示意驾驶人接受检查。打开车门一看,车内人员前后错位地挤坐在一起,且没有任何安全措施。后经核实,该车核载6人,实载8人,超员2人,存在严重交通安全隐患。

今年以来,陈建国在辖区重点主干道、农村重点路段,紧盯“两客一危一货”、农村面包车等重点车辆,从严查处“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2800余起。

沉稳细致认真应对每一起警情

除了日常查处交通违法外,陈建国还主动挑起处理交通事故的重任。中队里事故处理民警少、任务重,常常是从早到晚马不停蹄,但每一起事故陈建国都会迅速出警,尽心尽力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3月,震泽交警中队接到报警称,在八都乡村道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陈建国带人火速赶到现场,然而在周边路段找了近两个小时,愣是没有发现事故车辆的踪迹,且多次回拨报警人电话均未接通。发生事故报警,却迟迟找不到事故车辆,联系不上驾驶人,陈建国心急如焚。

为了尽快找到事故车辆,陈建国带领辅警继续在车辆可能途经的道路进行寻找,同时安排人员查看周边区域的公共视频,最终在附近一条无名小道上发现了事故车辆的踪迹。陈建国立即赶至现场查看情况,原来车辆在发生单车事故后,自带的车载系统自动报了警。虽然折腾半天,但看到人没事,陈建国也放下心来。

十余年的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陈建国参与办理的大大小小事故上万起,如今马上就要退休了,他心中有许多不舍和留念,但依旧奔波在守护百姓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

文/苏景汇许诺陈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