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园城市是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内在要求,是全域森林城市、公园城市的赓续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北京方案。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提出将立足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将北京建设成为天蓝水清、森拥园簇、秩序壮美、和谐宜居的花园之都的发展目标,形成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大国首都人居环境典范。

到2030年

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绿色空间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安全韧性保障能力与环境品质提升相协调,特色风貌初步彰显,推进一批生动建设实践落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初步形成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到2035年

基本建成天蓝水清、森拥园簇、秩序壮美的花园城市,“大城市病”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人城产绿全面融合发展,人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京津冀生态保育与绿色发展总体格局基本形成。

5月22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深入实施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建设现代化美丽首都”主题新闻发布会。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园林绿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住建委、市城市管理委、市水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闻发布会现场

会上,市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夏翊详细介绍了支持花园城市有关重大示范项目建设的主要考虑和工作安排。

厚植生态之基

花园城市建设具备良好基础条件

经过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北京城市总规确定的“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绿色生态空间结构基本成型。截至2023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9%,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9平方米,北京市已成为全国省级城市中首个全域森林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市域绿色空间结构规划图

已经形成的各类大尺度绿色空间,将成为花园城市从宏观尺度“勾勒”城市色彩的底色;全市1000余处公园绿地,将成为绿色空间与休闲、体育、科普等业态融合,服务市民需求的“城市会客厅”;社区公园、小微绿地,将成为市民参与城市美化、扮靓生活居住环境的“实践场”。

突出“两个谋划”

高质量、高标准推进花园城市建设

新闻发布会上,夏翊从“两个谋划”——“谋思路”和“谋项目”入手,系统介绍了市发展改革委推进花园城市建设的有关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夏翊介绍情况

谋思路

创新建设模式,精细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绿色空间

推进部门协同联动

汇聚各方力量,打通园林、水务、交通等领域边界,建立联动机制。通过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完善方案,统一包装项目、同步施工作业等方式,加强绿色空间与建筑空间、市政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滨水空间等功能融合,力争打造如环路“月季项链”、元大都“海棠花溪”一样的城绿融合典范,提升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丰富功能供给,改善区域整体环境品质。

加强市级专项统筹

把花园城市建设作为城市更新的“软装饰”部分,深度嵌入疏整促、城市更新等市级专项行动。结合疏整促空间和城市更新需要,因地制宜安排口袋公园、立体绿化、城市家具美化等建设内容,将绿化美化融入城市建设方方面面,将“花园”带到百姓身边。

推动全民参与共建

充分体现以需求为导向的建设思路,深入挖掘生态空间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用好园艺师、花艺师走进社区机制,带动、鼓励群众参与美化家园,让花园城市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同时,通过引导经营空间与绿色空间融合、打造新型消费场景,为社会资金参与建设运营创造条件。

谋项目

落实花园城市规划,以项目建设带动城市品质提升

推进花园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形成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方参与花园城市建设,展示首都花园城市新气象——

筑牢首都生态屏障

重点推动燕山山地生态综合治理、太行山山地生态综合治理、南部环京绿带建设、潮白河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等项目,进一步夯实首都生态基底,塑造大山大水格局和四季特征,勾勒多彩的城市生态底色。

推动蓝绿空间交织、林田空间融合

在全市范围内因地制宜实施造林绿化及公园绿地建设,重点建设海淀区宝山休闲公园、宋庄文化创意公园等项目,提前谋划运营方案,植入花园式场景,提升周边区域生机活力;实施朝阳区、大兴区等重点区域景观生态林项目,完善绿隔地区和重要通风廊道生态结构,形成大尺度集中连片的生态绿地。

持续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领域重大突破

推进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先行启动区)、六环高线公园等重大绿化项目年底前实现开工,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功能配置,打造高品质绿色游憩体系,激发城市活力和项目自身造血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先行启动区)建设效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环高线公园建设效果图

聚力打造“京华绿道”品牌

发挥绿道在花园城市建设中的骨架脉络作用,重点推进中轴线、长安街延长线绿道,一绿城市公园环绿道、二绿郊野公园环绿道等市级品牌绿道,加强绿道服务设施的精细化配套,探索政府监管、公司化管理、专业化运营的多元建设与运行维护机制,进一步提升市民慢行体验。

打造一批花园城市示范街(片)区

选取南北中轴、三山五园地区、副中心等区域,结合城市更新,整合老旧小区街区改造、架空线入地、城市家具优化、建筑外立面改造、立体绿化、社区绿道等建设内容,统筹推进花园城市示范街(片)区建设,构建市民身边的花园场景,打造花园城市示范片区。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落实花园城市建设理念,会同市园林绿化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等部门,从加快推进花园城市建设各领域标准规划的制定更新、资金支持政策的集成创新及补齐城市功能短板、促进城市空间融合等多方面着手,不断加大重大项目谋划支持力度,优化项目审批流程,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北京市花园城市建设,让绿色空间“美起来、用起来、活起来”,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

本期来源:发展北京

戳在看的你,一直都那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