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河北秦皇岛,一个名叫张东友的赌徒,借着空口描绘出的巨大利益,竟卖掉了一座大桥。

当公安部门赶到的时候,大桥已经惨遭拆卸,国家损失高达数十万元,被逮捕后张东友竟然大笑道,没想到那群傻帽真去拆桥了!

扑朔迷离的“1993年张东友卖桥案”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故事?凭借着空口白牙,他又是如何卖掉一座国家大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铤而走险的赌徒

1993年4月,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乘坐火车前往秦皇岛谋求出路,他就是张东友。

这人出生于河北唐山,身上也有一段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时候的张东友就喜欢在街上厮混,结果因为故意伤人,在1990年11月24日被河北省唐山市法院判了一年刑。

出来后惊醒了一段时间,40出头的他也靠着做正经买卖挣了一笔钱。

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没过多久张东友再次染上了赌博,败光了家产,此时的他又开始琢磨起“挣快钱”的歪路子。

恰好那段时间,许多人都因倒卖钢铁挣得盆满钵满,张东友很是眼红,四处乱窜,寻找“做生意”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在这次前往秦皇岛的路上,让他看到了机会。

据别人说在留守营车站那段,有一段已经“废弃”的大桥,所以张东友一下车就开始打听这座大桥的消息。

原来这座桥名为142号大桥,这座“钢铁长龙”是建于光绪年间的,据说日本人但当想在这里炸死张作霖。

只不过由于这座桥太过坚固,日本人只得改变计划,将地点定在了皇姑屯,不过张东友并不在意这些,他只在乎这座大桥的“分量”。

在他看来这座全长147.4米的大桥,钢梁总重584吨,要是把这座桥卖掉,他就能一夜暴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曲折的卖桥之路

说干就干,张东友坐车回到唐山后,立即就开始物色自己的目标。

当他听到在开滦有个机电厂,因为缺少钢材而即将停工时,他觉得“商机”来了,立刻找了上去,与该厂领导商议。

“我手中有一条由钢结构组成的报废铁路桥,正打算卖出去,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

车间领导听到这番话自然大喜过望,当即就跟着张东友前去实地考察。

可是到了当地之后他们发现很多不对劲的地方,先不说张东有根本无法出示什么证件。

光是那座桥,虽然没有再使用,但是也不像是要报废的样子,再加上张东友实在是大话连篇,于是该机电厂最终放弃了与张东友的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交易虽然失败,但是张东友并非没有收获,他在此期间与秦皇岛某机械厂的黄科长相识。

因此在和光滦机电厂的合作失败后,他很快将目光转到了这位黄科长身上。

在有意促成的酒局上,他和黄科长称兄道弟,故作义气地说道,

“我本来是想和机电厂那边合作的,不过他们做起事来瞻前顾后,还不愿提前开工,这生意做得属实憋闷,索性这座桥我就不卖给他们了!”

“黄老弟,你有没有兴趣?我看你为人豪爽,这个生意你也可以加入进来,事情成了我给你分一笔!”

黄科长听到这话,大喜过望,当即就表示愿意作为中间人引荐。

由于黄科长是厂里的老员工,工厂领导非常信任他,为了和张东友洽谈,还特意摆了一桌酒席。

生意本来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奈何张东友酒品不好,机械厂领导觉得张东友不靠谱,最终也放弃了跟他合作。

连续两次的失败,让张东友心情郁结,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却步,反而让他愈发坚信这件事情有可行性。

于是几经辗转,他又找到了一家开平区的服务公司,而这一次他是有备而来,该公司一位领导康某正是他的老朋友。

张东友的弥天大谎

来到康某所在的服务公司后,张东友很快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康老哥,我最近搞了一笔生意,有一座铁路桥要卖出去,里面最起码有几百吨的废弃钢铁,你感不感兴趣?”

作为张东友的老朋友,康某对张东友的话是有些怀疑的,但是被巨大的利益驱使,他最终还是咬牙答应了下来,

“都是兄弟,有钱肯定一起赚,只要你能把手续批下来,老哥肯定帮你把这批钢铁卖出去。”

所谓手续,张东有自然是没有的,但撒谎成性的他张口就来,跟康某说手续过两天就会批下来,态度极其笃定。

眼见张东友如此有信心,康某最终与张东友敲定了价格,以每吨800元的低价回购。

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的康某,很快就联系到了第二十二冶金建设公司经发实业公司。

表示自己愿意卖给他们一批上好的钢铁,而经过实地考察过后,第二十二冶金建设公司经发实业公司的相关人员也非常满意。

双方最终商定以1550元每吨的价格进行交易,该公司负责交接的人则要求康某与张东友尽快出示手续。

眼见计划卡在了手续这一步,张东友又动起了歪脑筋。

由于不知道这座桥该归哪里管,所以他在周边诸多官方机构接连碰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后来他听说这座桥归秦皇岛车务段管,这才叫上王总和康某所在公司的负责人,一同来到了秦皇岛车务段。

张东友先是自称是段长的亲戚,希望相关部门能为他出示手续。

张东友心里的如意算盘打得乒乓响,他明知段长出差,却特意挑这个时候来,就是希望能够蒙混过关。

哪知秦皇岛车务段相关工作人员根本不买账,表明段长不在,让他随后再来,于是张东有也只好作罢。

在此之后,张东又一人去街上转悠,偶然看到在邮局附近有一个名叫铁路部第一工程局电务工程处招待所的单位,于是他再度心生一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