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新区2015年设立,是中部首个国家级新区。2022年,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岳麓区“三区合一”,成为“强省会”战略核心区域,能级再次进阶。新区规划前景明确,拥有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不断开疆拓土,是长沙城市发展重要的一环,也是房地产市场中流砥柱。

一核引领、三轴牵引

多点支撑、全域美丽

湖南湘江新区是2015年4月经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全国第12个、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规划面积1200平方公里,涵盖岳麓区全境、望城区和宁乡市部分街镇。2020年10月,开始布局建设湘阴、九华新片区;2022年6月,省委、省政府决定优化管理体制,将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岳麓区“三区合一”,按照“区政合一”模式运行,实现产城融合全面推进、资源配置全域共享、经济社会一体发展,努力把新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

2023年5月,发布《湖南湘江新区国土空间规划(含湘江科学城规划)》,公示了“五麓融城、八水入江、一核引领、三廊共兴”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明确以梅溪湖为主中心,联合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市府、滨江等片区形成环岳麓山综合服务核心。重点打造科学城、高铁西城等副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技、产业、金融高地

高收入支撑改善市场

湘江新区拥有5个国家级园区、2个省级园区。2022年新区GDP突破4千亿元,达4282.3亿元,增长5%左右,经济总量居国家级新区第六位,GDP增速排名第四位,以全省5‰的面积创造了8%的GD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预计数),直属区财政收入完成507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3%,税占比达 8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规模工业比重50.8%,新增27家国家级专精新“小巨人”企业,新增5家上市公司,占全省新增数的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部A股第一区,重点项目储备超全省十分之一

湘江新区营造安商惠企环境,全力支持经济发展。当前,归属于湘江新区的上市企业占湖南省上市企业数量的36.42%。在国家级新区中,上市企业数量仅次于浦东新区,位居19个国家级新区第二。可以说,湘江新区不仅仅是湖南A股第一区,也是“中部A股第一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湘江新区2024重大项目投资额及项目数均位列第一,预计投资总额369亿,占比全市24%。从新区2024年重点建设领域来看,产业发展占比50%,聚焦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下一代信息网络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国字号”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占比11%,相较2023年投资额增幅翻倍,湘江科学城首开区正式开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核心引领区加速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口净流入全省第一,高收入人口占比全市最高

人才的向“心”力成为湘江新区发展的最大支撑,也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劲,更是观察区域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2020-2022年岳麓区常住人口净流入10.52万人,2023年直属区户籍人口净流入7.8万人,人口吸引力全省TOP1,就业人口数量及中高以上收入人口数量全市TOP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生福祉:

交通、文教配套全面升级

居住舒适度质变

教育方面,长沙四大名校新校中有两所落位湘江新区,分别布局在湘江科学城、大泽湖,预计2025年球季开学。

交通方面,今年香炉洲大桥将开通,拉通滨水新城与河东之间的通路,2025年还将有2条桥隧及1条轨交延长线投用,增强交通便捷性,同时使新区各板块间连结更加紧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业方面,2024年预计有近70万方新的3万方以上商业体竣工/开业,将填补新区商业市场,桐梓坡、市府、梅溪湖等板块形成与河东主城辉映的区域商业中心。

医疗方面,新区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在南北侧布局,与高水平医院合作,共建区域化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届时各板块医疗需求可直接在3-5公里内释放完成。

新城快速崛起

旧城以城市更新焕发新生机

近一年土地市场中,湘江新区经营性用地成交幅数占比全市的三成,其中三环外占比高达三分之二,新兴板块受到市场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2021年长沙城市更新片区专项规划出炉,近两年房企拿地对城市更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拿地积极性很高。成熟度高、配套完善、价值稳定的主城区域项目是支撑长沙楼市释放改善需求重要的一环。市政府板块观沙岭片区作为首批城市更新八个重点片区之一,在城更项目推动下,近一年普宅成交量价均位列全市头部。桐梓坡板块城市更新片区今年进入实质启动阶段,备受市场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居住人口中心聚拢

市府等热度板块表现亮眼

从各板块人口属性来看,居住人口超过20万板块有5个,其中大学城属于职住高密区,麓谷板块属于产业优势区,板块内职住平衡较好,利于居民近距离就业,梅溪湖一期、桐梓坡及市政府板块为居住高纯区,是长沙高价住宅集中区域。居住人口10-20万区间板块仅三个,分属三个不同的板块属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居住人口在2-10万区间的板块较多,分布已新城及近郊产业板块为主,除麓山南、谷山等景观资源板块居住属性较强外,职住比均较高。此外,新区还有6个板块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居住人口较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房市场来看,谷山板块热度高,优质区位、教育资源及景观资源优势带动下,品牌房企入驻意向高,近1年市场容量37.28万方,板块内多个项目在售,其中万科森林公园、龙湖舜山府项目为板块成交位居前列。其次为三环外大王山板块,重磅利好下,走势优于大部分三环内板块,近1年市场容量35.86万方,保利长交锦上、龙湖江与城、华润置地润樾府位列项目成交TOP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价格上看,滨江新城北及市政府板块,成交量价双优。滨江新城北目前在售项目较少,后期可供地空间有限。市政府板块观沙岭城市更新片区仅招商蛇口江山境、建发缦云两个主力项目在售,近一年分别成交29亿及15.6亿,共同支撑板块成为湘江新区新房销售总额第三。

科学城、高铁西城高质量起步

未来可期

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科学城首开区亮相

2022年,湘江科学城概念规划正式发布,选址于湘江西岸科创走廊。城北靠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南融湘潭九华经开区,位于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结合部、湘江西岸科创走廊的重要节点。原规划面积约145.5平方公里,2023年12月,拓展至153.65平方公里,打造“一轴两带六组团八片区”空间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12月22日下午,湘江科学城7个项目在长沙集中举行开工仪式,总用地2813亩,总建面约218.65万方,总投资227.9亿元。首开区位于大王山南片区,面积8.2平方公里,预计2026年基本完成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4月25日,大王山南板块成交5宗科学城首开区配套用地,板块开发进入实质性阶段,率先开展“产城融合、功能复合、职住一体、标杆示范”的实践。产业先行,地产随后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板块价值,也将给予市场更多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位国家级交通枢纽及创新门户,高铁西城核心区腾飞在即

2017年11月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专题会议明确将长沙西站打造成为高铁枢纽站,随后的7年时间,高铁西站历经设计竞争、招标、开工等多个过程,到2025年一期将完工并投入运营。高铁西城以高铁西站为中心点进行规划,片区共3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5.81平方公里,示范区12.52平方公里。片区定位为城市“对外新门户”和湘江新区商贸商务副中心,是长沙市“十大重大城市片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湘江科学城不同,高铁西城自概念提出后,澳海集团、碧桂园、大汉城建等房企纷纷进驻,但由于距离规划落地仍有较长时间,人口导入困难,片区住宅成交量在短期内大幅上涨后,重回寂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期待的是,高铁西城预计在今年首期竣工,2025年投入运营。对比已经成熟的高铁新城板块来看,西站规划规模更大,对接的铁路线也更多。省内加强之前与长沙来访不便的益阳、常德、娄底等西部城市的链接,省外加速融入大湾区与西南城市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结

湘江新区聚焦产业发展、谋划空间布局、向着“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全力冲刺,湘江科学城建设正式跨入快速推进的新阶段,将成为城市发展源动力、城市未来发展核心。

同时新区经济大盘稳,发展成色足,综合实力强,是长沙人口吸附主要落位地,新兴片区实现产城人三融合,市场安全性高,支撑市场活力;中心区域城市更新,优质土地稳定释放,刺激改善市场。

下一篇:看见长沙|开福区:聚焦规划引擎,探秘发展潜力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