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他们相濡以沫,学校慢慢变成了家,学生也变成了他们的“孩子”;教学上,他们相互鼓励、相互促进,共同守护乡村学生的成长。他们就是韦逢春、韦运专夫妻,从相识、相知到相爱,他们携手相伴走过30多个年头。一起来了解他们润育桃李的故事。
韦逢春家兄弟姐妹多,年幼的时候,家庭条件不好,父亲靠着卖谷子的微薄收入供她读书。韦逢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知道只有通过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所以时刻勉励自己刻苦学习。
1990年,韦逢春高中毕业后在一次巧合中报考了师范考试,通过考试后韦逢春加入教师队伍,来到马山镇北浩村小学任教。也就在这个时候,她认识了当时的同事、现在的丈夫韦运专。此后30多年,夫妻俩无论换到哪所学校、什么岗位,一直形影不离。直到2022年,由于工作变动,韦运专调整到马山中心小学,韦逢春则继续留在北浩小学。
聊起刚入职时的经历,韦逢春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当时在村小任教,交通不便,只能踩单车上班。路烂,单车也烂。“踩10米就要下来推,推一段又继续踩,反反复复,如果遇到下大雨,那更是狼狈不堪。有时需要到县城开会或者培训,需提前几个小时从马山踩单车出发。”韦逢春笑言,“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我们俩从没有过放弃的念头,一起同甘共苦,反而能更加理解对方、支持对方,感情也变得更加坚固。”
回想多年的教学生涯,经历过的事情像放电影般浮现在韦逢春脑际,但是有几件让韦逢春印象特别深刻。在马山龙田小学任教时,有一个班的语文成绩最高分只有61分。由于韦逢春的拼音教学能力强,普通话通过了二级甲等考试,学校安排她接手这个班的语文教学。她从拼音开始抓,再教生字词、古诗词,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开展教学工作。
期间,韦运专也不断鼓励和鞭策妻子,自己也挺身而出,花更多时间照顾小孩、做家务,做妻子坚强的后盾。正所谓“夫妻同心,其力断金”,在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下,班级语文成绩明显得到提升,期末考试从全镇倒数第一跃上升到顺数第二。
多年下来,韦逢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有一个学生读三年级,只会写6个字,一首古诗读错一大半,韦逢春接手时,感到很焦急,但是她没有退缩,而是拿出了新招—— “赞美教育”。她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一定要多夸,今天比昨天会写多1个字就要夸,小小的进步就可以夸,被夸了的学生学习劲头会更足,最后该学生进步很大,在小考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韦运专心里,韦逢春是一个“很有方法”的人。现在,韦逢春一个人带领10个学生坚守在北浩小学。为了培养孩子的能力,让村里孩子也能阳光自信,她让学生轮流当班长,人人有机会站上讲台带领阅读、讲故事,协助老师管理班级、完成任务等,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变得自信了、积极了,精神面貌更好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她注重学生的思品教育,坚持每周一升国旗、唱国歌,讲传统节日的来由,提升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情。
现在,韦运专在马山中心小学担任信息技术教师,教三、四年级、6个班的信息技术课,“现在是信息技术时代,要紧跟时代步伐,教学生学会运用网络,正确上网,也是一门重要课程。”韦运专说。
茶余饭后,他们夫妻俩闲聊的话题大多都是围绕工作和学生。韦运专说:“工作上遇到困难,我们都会向对方倾诉,互相给对方出谋划策,同为教师,更能说到点子上,产生共鸣。”即将退休的夫妻俩把青春和热情奉献给了三尺讲台,他们像红烛一样,默默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他们说:“我们会站好最后一班岗,给职业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以上内容为中共柳城县委宣传部公众号原创作品,版权属柳城县融媒体中心所有,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中共柳城县委宣传部主管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图文来源:汤晓逵 张琳
责任编辑:凌诗
值班总编:冯艳芳
责任监制:徐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