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 伟

最近,偶然获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旅游界的一些资料,对无锡评价较高。现摘录如下,仅稍作整理和注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58年出版的一本“无锡”专刊介绍中,这样写道:

无锡在江苏省的东南部、长江三角洲湖沼地域的北部。这里水道纵横,运河连贯;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水陆交通都很便利。这一片大平原上土地肥沃,农产丰富,素称江南鱼米之乡。

市区的西南依傍着气势浑雄的太湖,湖的周围环着无数峰峦。太湖的浩大绮丽,是举世闻名的;惠山、锡山虽不甚高,却普名江南。在风景优美的山水之间,更拥有不少民族形式的园林和建筑富丽的工人休养所,增添了山水的身价。

无锡不仅以风景著称,这个52万人口的近代都市,又是稻米蚕丝的产地,这些产物对祖国工业建设有着极重要的帮助。同时无锡的棉织、丝织、面粉、碾米、油脂等工业极为发达,是我国轻工业的重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松嵒先生的国画《芙蓉湖上》,描绘了五十年代末无锡黄埠墩一带的工商繁荣景像

无锡,是生产性的城市,又是山川绚丽的风景区,解放后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在这样有利条件下,提出了要把无锡建设成为一个世界公园的口号。你们瞧,现在的无锡:造林运动不断扩展,绿化了市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供给市民作饮料;拆掉了1783丈长的旧城墙,开辟了一道广阔的围城马路,便利了交通;太湖的渔业水产在加意(以)研究……这个世界公园的理想在逐步实现中,无锡的远景越来越美丽了。

春秋佳日里,人们都喜欢到无锡去参观游览,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到无锡去旅行的,不仅为绮丽的山水所陶醉:也都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感到兴奋,使人们增加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接着,他们以优美的文笔,不厌其烦地对无锡的主要景区逐一进行了介绍。

有点出乎意外,第一个介绍的是蠡园:

五里湖一名蠡湖,又名漆湖,是太湖东北岸内湖之一。蠡园的位置就在五里湖南岸,一部分是靠着湖的。它和渔庄本来是两个独立的园林,人民政府于1952年在两园之间筑了一道长廊,结联成为一个园林。从水道而来,首先看到入口处300公尺的长廊,像系在湖腰上一条彩色的绸带。长廊浅绿色的墙壁上开着“漏窗”,各式各样,没有一窗相同,平添了无限美感。蠡园是三十年(代)的建筑物,形式上调和中西,别具风格。一部分是中国式园林布置,一部分是西洋风味的建筑。除长廊之外,园内有假山、池塘、曲梁、土岭、小桥及楼台亭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无锡图片社年历片上的蠡园风景(周伟 藏品)

还有西方色彩的球场、草地、舞榭、游泳池等。在园内平眺山水,风景如画。渔庄在蠡园的贴邻,三面环湖,像个半岛,是富于民族风格的园林,园内主要构成部分是一座池塘,塘的四周有亭台水榭等建筑物点缀。渔庄以假山见称,假山分内外两层,这些石山之间,里外的景物都可以望见,但是都隔着石头,不顺着路走,往往找不到出路,这是布置上一个特点。与苏州狮子林的假山比较,可以相互称美。蠡园与渔庄原各有它的特点,自从联贯之后,更其增加了她们的优美。濒湖一带青水绿水,碧柳朱栏,西湖也不过如此。

鼋头渚是通过介绍宝界桥来引出话题的:

不论由水道或陆路到鼋头渚去,都要经过宝界桥。这座桥横贯青祁村和宝界桥的空间,桥下面就是五里湖。桥身长460公尺,分为六十个桥洞,建筑在1934年,是江苏省著名的长桥。宝界桥建成之后,沟通了无锡太湖的名胜区,她正是为风景线起了桥梁作用,而本身也似长虹卧波,替湖山添上不少风光。鼋头渚是充山的一部分,山尖处突出太湖中,宛如一只鼋头,所以取了这个名称。鼋头奇石综错,惊涛拍岸;波光帆影,三山沉浮,洵为胜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无锡市建设局园林处编辑的《无锡导游》,封面照片即为太湖风光(周伟 藏品)

北望中独山上红瓦碧筒建筑富丽的江苏省工人疗养院,西面的大小箕山历历在目,领略太湖山色,正是个好地方。鼋头渚及充山临五里湖一带都是横云公园的前半部,除湖山胜迹外,有饭馆茶室为旅客服务,具有都市公园的设备。逐步走上高坡,就是公园的后半部,包括未央馆、飞云阁、一勺泉、广福寺、太湖别墅、小涵谷等名胜,太湖别墅在山的最高处,从这里望整个太湖,正是烟波万顷,远山隐现,说不尽的绮丽秀美。在七十二山峰馆处有别道可下山,虽少人工点缀,岚色松风,却另有一种恬静境界。横云公园具有地理条件上的优越性,解放后,基础加以扩大,整理原有风景外,养花造林,辟山开路,更其完美了。这里的景色是壮阔浑雄,气象万千,是无锡风景线上最负盛名的。

梅园的介绍较为简洁:

梅园园址就在一座叫东山的小山上,左右环境也得湖山勝景的配合,园内植有梅村近万株,腊尾岁头,梅花盛放,一片香雪海,以此出名,所以叫做梅园。园是依山而筑的,愈进愈高,从大门入,穿假山石洞,经天心台,小罗浮,香雪轩,再进去就是诵豳堂,也就是人们所称的楠木厅,游人多在这里喝茶休息,地位最好。最西有留月村碑亭,墙壁上嵌着三百多方名人的刻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无锡图片社年历片上的梅园念劬塔(周伟 藏品)

再向后是招鹤亭、豁然洞、念劬塔等胜迹,都是因势制宜,在游山,却感觉不到爬山的乏累,这就是梅园的妙处。园的最高处,有一片平场,广数十亩,三面环着石栏,在这里遥望太湖山色,别是一番风光。

寄畅园是进行重点介绍的:

寄畅园在惠山寺外横街,从前是秦氏的私园,所以也叫秦园,园的位置太好了,它把整个惠山纳入了园的怀抱。这是惠山之麓最能代表无锡园林之美的园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拍摄的寄畅园照片

园里有很多古树,非常高大,树荫苍翠,一进园就感到一阵凉爽。十多亩面积大的锦汇池是园的主景,有了水景的点缀,满园景色都生动活泼了。在这园里有音乐声音的流水;有朱栏曲折的七星桥;有昂藏卓立的美人石;有题咏的碑碣;有美丽的花榭和鱼槛;有芬芳的樟木树,在这里休息一下,叫人流连忘返。园的亭榭池沼布置得很好,假山砌堆也极自然,在当时就有极好的评价(时代的缘故,这里隐去了现时大写特写的乾隆皇帝——笔者注),北京颐和园里的谐趣园就是为了仰慕江南园林之美,模仿寄畅园的格局建筑的。

因为原来惠山景区和锡山景区是分开的,所以该专刊也分别进行了介绍,一上来当然是惠山:

惠山一(又)名惠泉山,在无锡市西南,离西门约五华里。山有流泉,源出石坞下,名“惠泉”,清冽味甘,名声很大。到了唐朝陆羽品评天下的泉水,把它放在第二位,所以一直称惠泉为“天下第二泉”,山的命名由此而来。惠山高329公尺,周围约40华里,山有九峰,峰下各有一坞,坞旧时各坞均有胜迹,现在大都荒废,遗迹亦不容易考证的了。第七峰下石门,削壁悬崖,孤绝奇险,为惠山之胜处。自惠山街进古华山门,两旁都是出售当地著名手工艺品“泥人”的合作社,泥塑艺术有这样高度的成就,充分表现出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再进为惠山寺,旧已颓废,现经人民政府大力修整。寺的上层殿屋内,辟有“无锡市出土文物”、“惠山泥塑艺术”陈列室,可供参观。“天下第二泉”就在寺的左边,泉分两个池,上池八角圆形;中池方形,上面盖着“二泉亭”。二池相隔不过一尺,但水味却各不相同,上池味甘厚;中池味淡薄。很多人是为了品泉长程到惠山来的(大名鼎鼎的《李自成》作者姚雪垠就专门跑来写下了一篇“惠泉品茶记”——笔者注)。二泉亭后面石级就是登山的大道,此地是由前山上山必经之路。

接着是介绍锡山:

锡山与惠山只有半里路,高仅75公尺,周围不过五华里,却是无锡诸山的主脉。山上有龙光寺,寺内有龙光塔,塔可以登临远晀,下瞰市区,栉比的屋宇,林立的工厂烟囱,对这个美丽的工业城市,可以有个清楚的轮廓。此外还有锡泉及鸳鸯池等胜迹。自来水厂的蓄水池,就建筑在山顶上。锡山山麓现在开辟为“锡山公园”,虽则时间不久,花草树木布置很美,并有水池,动物园等设备,且在逐步扩展中,不久将成为无锡市区一个出色的大园林。

其实就在当年,无锡就开挖了映山湖,将两个景区连在一起,并在1959年将它们统称为锡惠公园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人民的生活在三年自然灾害后渐渐恢复,到196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已基本向好,生活水平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休闲旅行也就成为人们的向往。当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喜剧故事影片《满意不满意》中演绎的,正是那个时代的现实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3年,电影《满意不满意》说明书(周伟 藏品)

素以商业头脑灵活的上海旅游界,不失时机推出了1963年春季及劳动节的众多旅行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3年,上海旅行社有关“五一”旅游的具体项目表(周伟 藏品)

其内容非常丰富,项目除了现今的长三角地区,还有北京、福州、厦门、庐山、桂林、青岛和大东北,这些地方由于当时的交通状况,除青岛需九天外,其余均要十几天,大东北(包含大连、沈阳、哈尔滨等地)甚至需二十三天。所以大多数游客还只能选择时间少,路程近的项目。山清水秀的无锡,就成为他们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无锡的旅行项目排列在杭州其后,苏州之前,因为当时无锡要压过其一头:除去自然景色气势磅礴,人造景观也全借宽阔的天地之精华,经济实力、工业规模及城市地位也在其之上,有时真还不是仅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的。

上海旅行界在此是这样介绍无锡的:

无锡位于太湖北岸,距上海128公里。它不仅孕育着优美的风景並且是一个新兴的轻工业重镇农产丰富素称鱼米之乡。2500年前,这里是吴国的旧都。市区的西南面,拥山抚湖,幽美如画。锡惠公园将锡山惠山联成一片,修建愚公谷,重整寄畅园;成为西门外的一个游览重点。梅园,园址扩大,岚光塔影,是早春赏梅的好地方。渔庄(蠡园)的假山,异常奥妙,往往使人“团团转”于山石间,不知出处。风景最美的鼋头渚,波涛千顷,峰峦滴翠。小坐湖边,看那天然风景,使人一洗尘劳;看到祖国这样美丽的湖山,怎能使人不爱她!

行程是这样安排的:

无锡(乙组)

日期:每逢星期日(当时为一星期休一天——笔者注)举办及五一节(当天往返)

游览:惠山、锡山、寄畅园、蠡园、鼋头渚。

供应:火车、膳食(代办)、汽车及门票。

费用:每位¥9.8。

集合:上午4点半在天目路上海站候车室门口(这个方法如今的旅行社散客拼团也在使用)。

相关旅行社提醒旅客或准备前往旅行的沪人,注意每星期一的《解放日报》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人惊奇的是,他们当时还开有一条到无锡马山、拖山的两日游!

该行程的介绍是:

马迹山(马山)位于西太湖当中,面积一百平方里,周围约五十余里,是太湖当中三大岛屿之一,主峰名冠嶂峰,高485尺。风景以胜子岭为最佳。拖山在马迹山附近太湖中,虽是一个小岛,漫山尽是果树林,与马迹山、洞庭东西山,同是江南的花果山,当枇杷成熟时,黄澄澄的压满了枝头,煞是可爱(现在无锡人都上不去,果树据说也被大部移走,与苏州洞庭东、西山相比,真不能同日而言了,期望无锡早日恢复“马拖之游”)!烟波浩渺的太湖,景色雄壮而秀丽,湖中岛屿参差,似海上风光,湖水澄碧,山势嵯峨,港湾曲折,怪石玲珑,既明媚又旷阔,远非其他湖面所能媲美。当我们乘风破浪,泛舟在这宏伟的湖面上,太湖的风光,不禁使人陶醉,你一定会由衷赞美,祖国的江山就此多娇!

为什么他们会发出如此感叹,是因为拖山位于马山与红沙湾一线的湖中间位置,所以在三万六千顷太湖里星罗棋布、大小不等岛屿中,确为观赏“天远洪涛”自然景观的最佳点 。

此行程仅安排四班:

(1963年)4月6日~7日,4月30日~5月1日,5月18日~19日,6月1日~2日。

游览:横渡太湖,欣赏太湖风光,游马迹山,拖山,鼋头渚诸名胜。

供应:火车、汽车、汽艇、旅馆(食宿太湖饭店,午膳供应船菜)等。

费用:每位¥26。

集合:第1天下午7时在虬江路上海站北区候车室(此方法旅游界也在用,出发日即算一天,半夜到锡住宿,天亮开始游玩,其实这个行程也只游玩一天,但对当时日常仅有一天假的人来说,也只能利用夜晚的时间)。

当时火车站分南北区的极少,火车班次也很少,从当时的时刻表看,上海到南京间的列车一天来回仅20个车次。到无锡早上4点半集合的大约只能乘早上6点20分的322次,到马山的第1天下午7点集合的大约只能乘20点20分的310次。

关于无锡项目后的“乙组”两字,笔者一上来不解其意:是将旅客分成甲乙两组吗?为何要如此分组呢?待研读了相关的历史资料后,才明白由于旅客的价位不同,甲乙组是按餐资不同而分的。在两个旅游景点、车船票、点心及门票均相同的情况下,一个是只吃盖交饭,另一个则吃游轮上的特色船菜,船菜的价格要高出一截的,那吃盖交饭的就是乙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