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冬,长春经济圈环线高速公路农安至九台段、双阳至伊通段于11月27日建成通车,一条“雪域巨龙”在白茫茫的雪原上逶迤伸展。长双烟公铁分离立交桥作为这条巨龙的“龙头”,在冬日的雪景中更显威武,已然准备迎接风雪的挑战。
长双烟公铁分离立交桥全长1829米,桥梁共计53跨,起点自G334国道跨越长双烟铁路,终点上跨延长高速公路。作为长春环线高速公路二期项目最长的大桥,中交一航局五公司项目管理团队高度重视。然而,工程设计复杂且变更频繁、各施工环节深度交叉,项目推进过程中出了不少“拦路虎”。
建设伊始,时间成了挡在“巨龙”行动面前的第一头“拦路虎”。“施工需要跨越车流繁忙的长青公路,该公路是长春市的重要交通通道,交管部门只允许项目晚上11点后进行施工,施工时间被严格限制在6个小时以内。”安全部部长石彬铎介绍。
建大桥,首先要搭好“龙骨”。重达近百吨、长达30米的钢箱梁运输到施工现场至少花费两小时,要在六小时内完成钢箱梁吊装和加固焊接工作,就必须保证现场各环节环环相扣不出“意外”。
不打无准备之战,是团队的共识。一架小黑板在项目部会议室支了起来,一幅“钢箱梁受力分析图”被画了出来。在吊装前,必须对钢箱梁的重量和重心进行精确计算,确保吊装设备能够安全承载。不仅如此,通过精确计算和规划吊装路径,还可以减少吊车的移动距离和时间,提高吊装效率。“我有补充,风力和风向对吊装作业也有重大影响,必须在风力较小的条件下进行,以减少吊装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我也有补充,我们可以通过多台吊车协同作业,大幅缩短吊装时间。”就这样,技术主办们你一笔,我一笔,小黑板密密麻麻的字无疑给现场工作人员吃了一颗强力的“定心丸”。
吊装现场北风呼呼,现场指挥的声音铿锵有力,穿透夜空。安环部辅助交管部门放置交通标识,设备部准备吊车等重型设备和照明设备,技术员准备好了呼叫器,随时保持沟通。“风力降低,就是现在,吊臂抬高,两边同时上劲100吨,力度均匀。”在总工王健的指示下,钢箱梁缓缓升起,宛如一条巨龙腾空。
又是一阵强风袭来,“桥上人员注意安全!技术员盯紧钢箱梁之间的距离,吊臂旋转速度降到现在的一半,先让钢箱梁保持稳定。”紧张而有序的指挥下,工人手中焊枪的火花逐渐散去,跨路段钢箱梁的安装、加固也随之完成。
刚解决钢箱梁难题,桥面狭窄施工空间成了项目团队面临的第二头“拦路虎”。常规防撞墙的安装步骤是防撞墙运输至现场后,依次用吊车将防撞墙吊装到指定位置,再由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安装,然而,这种方法在狭窄的桥面空间中显得尤为笨拙,不仅施工空间狭小,难以进行有效的安装作业,而且施工速度也难以得到保证。
紧张的技术会议中,项目团队成员们围坐在一起,眉头紧锁,讨论着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固定式挂篮的施工稳定性好,但安装拆卸太繁琐了。”一位技术员直言。另一位技术员补充:“要是有一种能像‘小架桥机’一样可移动的挂篮就好了。”正当大家激烈讨论时,安全部部长石彬铎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继而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想法:“我们为什么不设计一种可移动的天平系统呢?天平的一端是稳固的操作平台,另一端则是精心计算过的配重。这样,只要将这个‘天平’设置在桥面上,挂篮的前臂就能安全地伸出护栏外,形成一个稳定的高空作业面。这不仅能为工人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还能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刚过一天,石彬铎就开始设计这台“神兵”,首先找来防撞墙安装专用台车,再调整操作平台使其具有足够的空间,再反复调试挂篮的稳定性和移动性,使其能够轻松地在桥面上移动。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和改进后,石彬铎兴致勃勃地向大家介绍:“施工人员需在台车的工作平台上操作,利用台车提供的稳定工作环境进行施工。只要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调整台车的位置,就可以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项目管理人员轮番上阵,数台大型机械设备同时运转,桥面清理、桥面平整度、混凝土质量、防撞墙安装等分项工程同步施工,忙而有序地推进中,防撞墙安装的顺利完成,扫清了项目全线贯通前的最后一个障碍。
在天空的映衬下,新落成的长双烟公铁分离立交桥横跨田野,长春环线高速公路这条蜿蜒“巨龙”,终于斗赢了“猛虎”,尽显雄姿莽莽,气势如虹。
来源:彩练新闻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茗 通讯员 胡毅慧
责编:金馨鑫
编审:张宇
监审:董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