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卢陶然、实习生马榕麟 北京报道

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加速期和关键期。国务院办公厅今年2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要求,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取得积极进展。

目前,我国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情况如何?哪些重点值得关注?

“从碳排放的角度来讲,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占全球总碳排放的比例约为3%,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理是全国第三大排放源(约1.2%),平均每年排放约1.2亿吨。”近日,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工程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叶志隆在第十一届零废弃论坛上介绍。

叶志隆强调,产业结构方面,从资源到废弃物的线性模式转变成为循环经济的模式,有助于形成垃圾减量、资源增量的态势。

以欧盟为例,叶志隆介绍,废弃物的管理是欧盟最重要的减排策略,一是减排空间大、效果好、手段多样;二是具有典型的减污降碳的协同性;三是关注废物重复利用、材料回收、资源回收利用,最后发展至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循环是节约资源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在不同的领域我认为它有不同的方式。”资源强制回收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何叶表示,“例如,动力电池因为其资源价值较高,产品具有较长的使用时间,在循环时会被降级使用或梯次利用,而以牛奶盒为代表的食品包装行业,由于政策法规要求,消费后的包装材料不允许回到包装生产上去,它的循环一般是降级资源化利用到其他领域。”

此前,生态环境部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将继续强化废动力电池和废光伏组件及风机叶片拆解处理的环境监管,根据“新三样”固废循环利用技术研发进展,适时修订完善相关污染控制技术标准。

一方面,早期投入使用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和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机等清洁能源发电装备将陆续退役,“新三样”固废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在不断完善,但回收规范性有待提升,针对“新三样”的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还存在一些空白。

民建天津市委志愿者工作委员会主任安旭强调,一个商品除了原生成本之外,还有边际成本,包括了对环境、社会的影响。我们应当打破原来的体制视角,让这些边际成本加到不循环的设计或者商品当中,这样成本就不单纯是循环和不循环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运转问题,制定的政策将会包含更多视角,循环空间也会增大。

垃圾分类是废弃物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它为后续的回收、处理和处置提供了基础和前提。“目前全国的城市初步建立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的体系。”叶志隆认为,将碳排放管理融入到垃圾分类中,有利于丰富城市治理能力,提升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水平,形成城市管理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为此,要明确废弃物碳排放边界,进行碳排放源识别,建立全流程碳普查和管理机制,从社区端到处理厂,区分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并提供政策建议。

然而,全生命周期的废弃物管理挑战重重。以废弃物回收中的塑料回收为例,“从整个生命周期具体看挑战,一是前端‘易回收易再生’包装生态设计有待加强,单一透明材质塑料餐盒具有更高的回收利用价值。二是从餐盒回收和再生各环节来看,主要存在前端分类难、规模回收难、收运成本偏高、再生利用偏低等痛点。”美团青山计划高级经理马嘉玮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自2017年起,我国垃圾分类政策逐步推进,通过顶层设计、持续宣传、推广志愿服务、构建可回收物体系、示范引领等举措提质增效。

叶志隆表示,目前,全国多地出台法规,全国21个省(自治区)、173个城市出台了垃圾分类方面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省级负总责、城市负主体责任”的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2.6%,正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型。

为推动垃圾分类力度,反思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现状,论坛峰会最后环节,十四家环保社会组织提出《关于垃圾分类的共识与倡议》,以加强垃圾分类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