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 年 12 月 20 日上午,“中国天气”品牌赋能乡村振兴发展行动计划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 昭通市被授予“节气名城”称号,昭通苹果被授予"节气名品"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气名城”和“节气名品”的称号

认定与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呢?

现在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二十四节气的重要贡献

云南昭通近现代名人陈一得,因创办“一得测候所”即以一得为名,云南昭通盐津人,云南现代气象、天文、地震学科研究开创人。民国六年,昭通境内大关县境内发生强烈地震,陈一得赶往震区开展现场调查,列引十证,提出 这次地震成因、震源。还到昭通所属八个县考察地理、气候、水文,完成《昭通等八县图说》,按照“重观测”、“查物候”、“重特产”、“益民生”等 研究方法,首次将昭通属八县定性划分为四种气候类型。

1927年,陈一得创立云南第一个气候观测站——“一得测侯所”,开云南私立天文、气候观测机构之先河,陈一得在气象领域、天文领域、地震领域、 地方志领域均有贡献。气象类著作有《昭通等八县图说》、《云南气象》等。所创作的《公历月日歌》和《公历节令歌》朗朗上口、方便记忆,在学习和民 间广为流传,促进了公历的推广应用。其中在公历节令歌中这样记载了二十四节气,“公历好处实在多,二十四节气定分明。每月都有两节令,日期一定不会差。上半年中六二一,下半年来八二三。立春是从二月起,一月大寒节就完。春雨惊春清谷雨,夏满芒夏小大署。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节令名称顺记好,年年岁岁不会差。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遗存

昭通市拥有丰富的二十四节气相关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体现了昭通市丰富的历史文化,也展示了当地人民对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主要有:

四筒鼓舞:这是一种传统祭祀舞蹈,主要流传于昭通市的昭阳区、永善县、 大关县等汉族居住的农村。它具有“以乐致哀、虽悲犹喜”的特殊功能,与昭 通先民的生死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四筒鼓舞集传统性、实用性、艺术性、观赏性、娱乐性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并在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昭通端公戏:也称庆坛、打傩,民间俗称“跳端公”,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于2021年6月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称为“昭通戏曲活化石”。它延续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苗族芦笙舞:这是苗族的传统舞蹈,以舞乐的形式记录了苗族古代先民战争、 迁徙的苦难历程,是苗族人民珍贵的民族历史记忆。现今,芦笙舞与苗族人民 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成为苗族人民憧憬美好生活的一种象征。苗族唢呐:彝良县茶坊村的苗族唢呐以其独特的二重奏或三重奏形式而闻名, 自唢呐文化传入本地后,在长期的流传与当地本土文化相融,大量吸收地方音 乐元素,产生了一大批包含民族音乐素材的曲目。2021年被申报为第五批市级 传统音乐非遗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四节气文化活动:昭通市靖和商贸有限公司开展了以“立夏清风伴蝉 鸣酒香氤氲醉花影”为主题的二十四节气立夏主题活动,通过节气文化分享、 滴胶干花DIY、茅台数字文化营销宣传等形式,宣扬美文化、书写美生活。

昭通市各县区流传了非常丰富的二十四节气谚语,非常体现了当地人民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总结,不仅反映了昭通地区的气候特点,还指导着当地的 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广为传颂的有: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春分雨不歇,清明前 后有好天。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小满不满,黄梅不管。小暑一声雷,倒转黄梅十八 天。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早晨秋凉飕飕,黄昏秋热吼吼。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霜降露凝霜,树叶飘地层。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卜。小雪收葱,不 收就空。冬季雪满天,来岁是丰年。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单衣过 冬;冬至在尾,没有火炉后悔。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气渐暖

二十四节气文化价值的民俗活动

二十四节气立秋之时,在昭通市巧家县崇溪镇赖石山(溪北草原)的万亩草原上,来自四面八方、数以万计的人自发聚集在此赶集。大家以“赶秋街 ” 的形式相聚于此,让秋街的“味”更浓。赖石山每年的端午、立秋这两个节气 赶集自1982年开始形成,最初人们赶集就仅仅进行牲畜交易,随着交通的发展,现在卖的东西非常齐全,人数也从过去的几百人增加到现在万余人。赖石 山海拔3200米左右,“立秋”赶集点位于崇溪镇背风村,背风村有黄毛乌金猪、 腊肉、洋芋、老酸菜等特色农产品。草原上有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研发基地、云南半细毛羊(赖石山)种畜基地。巧家县崇溪镇一年一度的“赶 秋街”活动,不仅搭建了农产品交易平台,还有效整合了乡村旅游文化资源,为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溪北草原音乐会邀请了乐队开展摇滚乐、流行音乐等演唱,还有羊毛毡衫、花腰等时装表演。现场节目精彩纷呈, 游客们手牵着手,脚挨着脚,围成一个大圈,伴着乐声边唱边跳,时而欢快、 时而舒缓。外面围观的赶集群众为之所感染,也融入这歌舞的海洋中,尽情享 受秋天的第一场音乐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气文化再创造

昭通气候资源丰富,特别是夏季气温适宜,素有“秋城”之美誉。昭阳区夏季(6-8月)平均气温19.0摄氏度,适宜温度(15<=T<=24)日84.7天,占比92.1%,平均最低气温15.2℃,;最低气温≤22℃日91.8天,,平均最高气温24.6℃,日最高气温<28℃日77.4天,占比86%,均为优质。2022年,昭通市昭阳区被中国气象局授予"避暑旅游目的地",是云南省第一批创建气候。 生态品牌的地区之一。 荣获此殊荣以来,全国各地来昭通避暑的游客激增 ,其 中 2023年昭阳区接待旅游人数1959.23万人次,旅游传授209.04亿元,夏季 避暑旅游人次达 136.47万人次,旅游创收9.69亿元 ,同比增长 26.11%和

36.93%。气候品牌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效益明显。

昭通市耕国学公园以“生态湖滨,城市耕读”为主题,以大师级作品“省耕赋”统领国学文化公园主题,在水体公园周边布局建设了“天时文化广场”、 “诸子百家广场”、“诗词歌赋广场”、“琴棋书画广场”、“五禽戏广场”、 “二十四孝广场”、“十二生肖广场”等系列国学文化广场以及夏日长滩、生 态之心、中心瀑布、秋城水岸、阳光大草坪、茶花园、梅园等多个景点,古戏 台、名人纪念馆等多个仿古建筑。在省耕天时文化区,代表着中国传统农耕时代的二十四节气柱、省耕祠、观星台、农耕四季等重要园林节点在这里精彩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昭通有悠久的历史,

独特的地域文化,

还有舒服的气候。

昭通欢迎您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昭阳融媒

编审/ 胡华玉 编辑/刘玉

投稿/822996965@qq.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载请注明来自 “微昭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