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品方

今年香港特区政府的重大举措之一,是全面公开各类资料。这不仅是对信息透明化的重大推进,同时对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带来实质性保障。数字化时代到来,讯息的流通与共享已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资料公开和数据利用不仅有助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还能够促进社会各界对公共事务的深入了解和有效参与。这方面香港在数据公开领域已迈出坚实的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开数据增强了市场的透明度,使投资者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市场风险和机会,从而促进资本的有效配置。企业和研究机构亦可以利用这些公开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推动创新和研发,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但是,公开数据亦同时带来挑战,即数据私隐和数据安全问题。政府和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个人和敏感讯息不被滥用。这就涉及有关公开数据立法的问题,要在确保讯息共享的同时,个人和企业的敏感信息能够得到妥善保护。

香港的个人资料私隐条例(PDPO)在1995年完成立法并在1996年实施,当年是亚洲最早对综合性数据保护立法的地区之一,相当领先。可惜过去多年来已有滞后,未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只在2021年修订了一次。有关保护私隐数据,经常成为民众担心的问题。要让普通民众也能够放心地向政府或商业机构提供个人数据,为社会添加数字经济火车头的燃料("数据库"),十分重要。为了能够跨过这个门槛,一定要在数字经济的道路上迈出大步,有效立法规管。

我们看到欧盟的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和中国已经实施的PIPL(个人信息保护法)法例,发展步伐已经比较香港领先。香港对数据的相关保护法已经滞后,正被抛离。欧盟和中国内地已有法律规定了个人数据受到保护的权利。但在香港,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落实保护数据的权利,仍然未有相关的立法。香港特区完全可以参考欧洲和中央的法例,从速进行公开数据立法,起码要有对这方面的研究,以及提出草案进行咨询和立法的时间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目前的相关法例只是为了确保个人信息不被滥用,目前仍然缺乏像欧盟和内地那样,有具阻吓性的法规和惩罚性的措施来保护个人数据的正确使用。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机构要能够有效地通过使用金融科技来分析信用数据,包括关于个人消费者和企业行为的信息;例如信用记录,银行对账单,收据和账单证明等,都可以被合法采集储存和分析,这样才能够让金融界有通过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创造出新的价值。金融界最关心的,就是要有效地完成KYC(了解你的客户),AML(反洗钱)和信用评级运作流程。因此,香港需要尽快制定一个适当的法律框架,规范公司对个人信息的处理。否则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声誉或难以维持。

事实上,目前包括纽约和伦敦等地方在内都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公开(或开放、或公共)数据法"。因此香港需要把个人资料保护相关法律的更新及使用守则做好,就像纽约和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一样,完善公开数据的立法,才能够跟得上金融产业发展的步伐。

香港要能够持续深化发展,确保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一定要有双语文化的优势,同时完善法律法规。这两方面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英语是全球商用语言,尤其是在金融界,相关的法规有国际性。香港的独特优势之一,就是在国际金融方面,因此更需要有前瞻性。中央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解决深层次社会矛盾,如今已经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让港人切实解决经济民生等问题,过上稳步向前发展的优质生活。最重要的就是在维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方面,一定不可以失去原有的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忽略香港具有“一国两制”的独特营商文化和法制背景优势,将会在不觉间逐渐腐蚀香港原有的竞争力,相信并非中央所乐见。事实上,中央对于香港特区有极高的期待。国家的"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发展战略,确实已为香港带来广阔无限的机遇。港人要主动参与其中,才能够成为一盘发展大棋局底下的得益者。特朗普上台之后,估计在金融战线上山雨欲来,或会利用各种借口实施对香港金融业界的制裁。是不是这样理解?还需要香港特区政府领导全港市民聚焦急待解决的范畴,公开数据的立法就是其中一项。

对外宣传香港,说好香港故事,勇于创新,傲立桥头,不可落后,讲清楚怎样迎接数字经济的到来,才能够积极参与到国际交流合作,提升核心竞争力。笔者身在江湖之远,本文上述意见是否一语中的,还请特区政府的高官和金融业界的高管提出补充高见,热烈讨论,为2025年及将来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