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吴丽蓉
近日,“钱理群现代文学课”面向公众“开讲”,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小说十家新读》主编钱理群、吴晓东,作者贺桂梅与新一代学子中的代表齐聚方所北京店,开启了一场“重回文学现场”的对谈。
今年10月,“钱理群现代文学课”系列的第二本,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吴晓东主编的《现代小说十家新读》出版。这本书是两代北大中文系学人对“40年代小说研读”的课堂实录,沉浸式呈现了师生对话氛围,展现出钱理群教授与青年学人对学术的热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40年代小说研读”开课于1995年的北大中文系课堂,谈到近30年前的研读课,钱理群说:“我把这门课的教学方法概括为‘对话与漫游’,这不是老师一个人独语,而是选择了‘我在学生中’这一独特的视角,是一次对话和集体漫游。对话有四层含义,学生(研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与作品的作者对话、学生与老师对话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对话又采取‘精神漫游’的形式,老师和学生都有极强的自主投入与交流。”
北大中文系教授,《现代小说十家新读》的另一位主编吴晓东,在20年前还是留校不久的青年教师,他当时全程旁听了钱理群的“40年代小说研读”课。他认为,在这种对话中,学生们要对作品有精神上的感悟,才能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开放式的理解,进而在学术漫游的愉悦和快乐中培养自己独立的研究能力。
《现代小说十家新读》中《〈看虹录〉的追求与命运》的汇报人贺桂梅,日后也成为北大中文系的教授。贺桂梅回忆道:“钱老师让我们这些新手们进入到学术场中去演练,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体会到了做学术的快乐,也在课堂上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一直到今天我们也是很好的学术伙伴。”
吴晓东将钱理群“对话与漫游”形式沿用到了2020年的北大课堂,在当时钱理群课堂上研读的作品逐渐完成了经典化后,吴晓东将新的课程命名为“40年代小说经典研读”。在《现代小说十家新读》中,也加入了新一代青年学者的“再研读”。
萧红、沈从文、冯至、废名、张爱玲、汪曾祺……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现代小说十家新读》,选取10位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家的11篇“实验”作品,书中有钱理群教授的总体观照,也有王风、贺桂梅、姚丹、滨田麻矢等北大学子的文本细读。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