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机动车数量的迅猛增长使得停车难问题逐渐成为市民关心的话题。针对这一现状,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切回应市民关切,全力推进深圳市公共智慧停车平台的建设,并在“i深圳”App及“深圳交通”微信公众号上线,为市民提供车位信息查询及导航、错峰停车、预约停车等全方位的停车解决方案。该平台已实现全市经营性停车场的全覆盖,接入规模居全国第一,通过多服务渠道,日均直接、间接服务用户270万人次。通过有效整合并激活现有的车位资源,平台显著提升了车位的使用效率,极大地增强了市民停车的便捷性。
车位查询和终点导航“一目了然”
近日,深圳市民林女士通过“i深圳”App进入深圳市公共智慧停车平台,在以“深圳中山妇产医院”作为目的地进行查询时,界面即刻反馈医院“暂无空位”。当林女士继续下拉时,发现“周边推荐”页面能看到医院周边的几座大厦仍有空余停车位。笔者选择临近大厦后,不仅看到空余车位数量一目了然,连该停车场收费标价牌图片也清晰可见。林女士当即驱车前往,她只在平台点击导航便一键跳转到地图软件。在抵达目的地后,林女士发现,该大厦停车位相对充裕,且步行至深圳中山妇产医院仅需5分钟左右。
“平台的‘余位查询’和导航软件的‘终点停车’功能真是太贴心了,现在去医院产检路上,我再也不必为找车位而焦虑,避免了到场后盲目绕圈的困扰。”林女士由衷赞叹道。这份便捷的停车服务,正是得益于“i深圳”App及“深圳交通”微信公众号上线的深圳市公共智慧停车平台。该平台自推出以来,以其卓越的功能与贴心的服务,极大地缓解了市民出行找车位的困扰,赢得了广泛好评。
据悉,该平台将全市经营性停车场位置、总车位数、剩余车位数、收费标准等信息分类分级向社会发布,并将数据共享至高德、百度、腾讯等地图导航平台,向市民提供“终点停车”服务,进一步拓宽智慧停车服务渠道,方便市民合理规划出行、快速找到车位。目前,平台已实现全市8921家经营性停车场100%接入,接入规模居全国第一,日均直接、间接服务用户270万人次。
上线错峰停车场、超15万个车位
除了车位信息查询及导航功能,平台还提供错峰停车的贴心服务。据悉,该平台通过与捷停车、神州路路通等商业智慧停车平台联动,鼓励办公写字楼、商超、园区等停车场推出“空闲时段”月卡、次卡等停车优惠套餐,市民可在线购买各类错峰套餐服务。
目前,平台已上线错峰停车场543家,共计15.4万个车位,既缓解市民停车难的燃眉之急,也给停车场带来了可观的经营收益。以南山区智谷产业园停车场为例,通过实施错峰停车,为周边老旧小区、城中村居民增加了800个错峰停车位,有效缓解了市民停车难的压力。同时,该停车场每月增加错峰停车收入约10万元,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此外,平台还上线了错峰停车供需收集服务,为市民与经营性停车场搭建供需沟通桥梁。市民可在线提交错峰停车需求,而停车场可分享其空闲资源,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则根据供需情况,持续扩大错峰停车服务的覆盖面。
创新实施预约停车“深圳模式”
在预约停车领域,深圳更是创新性地实施了“深圳模式”。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卫健、城管等部门,针对停车供需矛盾大且能够设置预约车辆专用通道的医院、公园等停车场,因地制宜科学选择“全量刚性”“部分弹性”等模式实施预约停车,并引入“预约轮候”机制,有效避免“黄牛倒号”问题,改善停车秩序的同时,最大化减少传统预约停车模式带来的入口排队拥堵、车位使用率下降等情况。目前平台共上线预约停车场143家,共计1.6万个停车位,供市民预约停车。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在智慧停车领域的丰富实践和不断创新,不仅极大缓解了市民的停车焦虑,也提升了城市交通出行效率和智慧化水平。在建设公共智慧停车平台的同时,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还通过会同规划部门提高车位配建标准、会同交警部门合理设置“宜停车”泊位和夜间便民停车路段、会同各区政府大力推广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等多种举措持续增加停车设施供给,全年新增15.3万个停车位,超额完成年度计划,进一步缓解停车供需矛盾。
听取市民意见持续优化平台功能
深圳市公共智慧停车平台的推出,无疑成为了解决市民找车位耗时过长、老旧居民区停车难、商业停车场利用率低等问题的“对症良药”。通过实施错峰停车策略,平台成功激活了闲置车位资源,有效缓解了市民“停车难”的困扰,也为企业增加了新的收入来源。预约停车功能的推出,更是让市民在出行前,就能预约车位,避免了到达目的地后无处停车的尴尬。
“平台的界面设计非常友好,但如果能在查询功能上增加一些筛选条件,比如按照价格、距离等排序,那就更友好了。”市民汪先生使用该平台后提出宝贵建议,这一建议很快就被平台运营团队采纳并付诸实施。据悉,为支持市民共同参与平台功能优化提升工作,深圳市公共智慧停车平台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向市民开放了停车场数据质量评价功能,市民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停车场进行打分,帮助停车场经营单位不断提高数据采集上传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平台建设运营团队表示,将认真对待每一条反馈意见,持续优化平台功能,提升平台易用性、界面友好性以及数据准确度,让市民在使用中感受到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文:张艳丽 制版:潘欣 邹虹香 黄炽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