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超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他身上的荣誉、头衔、职务,可以罗列几页纸。在长达50多年的肝胆外科职业生涯中,他几乎每天都在动手术刀,一双手曾为14000多名肝病患者解除病痛。

1922年8月31日,吴孟超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马来西亚归侨,1940年进入同济附中,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师从有“中国外科之父”之誉的名医裘法祖,经老师指点,专攻肝胆外科。

1958年正是“大跃进”的年代,吴孟超领导的“三人研究小组”,开始向医学禁区的肝胆外科进军。他觉得应该了解清楚肝脏的结构和血管的走向,决定首先制作出肝脏血管的标本。但是各种方法试验过,一点儿进展也没有。1959年2月,我国运动员容国团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得冠军。这个消息让吴孟超灵机一动,乒乓球能否做材料呢?他们从乒乓球厂买来了赛璐珞(塑料的一种),在里面加入红蓝白黄几种不同颜色,分别从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和胆管注入,使得肝脏内部血管全部充满。等待凝固后,再用盐酸腐蚀肝表面组织,最后用刻刀一点点镂空,剔除干净。像珊瑚一样美丽的肝脏血管构架就这样清楚地呈现出来。至1959年底,三人小组共制作肝脏标本108个、肝脏固定标本60个。

通过制作标本,吴孟超对肝脏内部构造以及血管走向烂熟于心,这为他日后施行肝脏手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大量的研究,吴孟超觉得以前把肝分成左右两叶的说法不全面,人的肝脏应分成“左外、左内、右前、右后和尾状”五个叶,左外叶和右后叶又各分两段,共四段。1960年6月,吴孟超在第七届全国外科学术会议上正式提出“五叶四段”肝脏解剖新理论,这一创新理论沿用至今,为肝脏手术提供了关键性的解剖标志,成为探索肝脏新手术的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

1960年,长海医院迎来了一例肝癌切除手术,患者是一位中年妇女。医院派出最强大的阵容来完成手术:由外科主任郑宝琦亲自主刀,吴孟超为助手。就在手术开始前的最后一刻,郑宝琦突然把手术刀递到了吴孟超手里。吴孟超与主任交换了一下目光,立刻明白了用意:这是信任与鼓励,这是恩师的一片苦心。吴孟超握住了这把手术刀,用从“裘氏刀法”转化来的“吴氏刀法”,成功实施了首例肝癌切除手术。病人术后被送进单人病房,吴孟超日夜守候。七天过去了,病人度过了危险期,身体各项指标全部正常,三个星期后出院。这是长海医院第一次成功的肝外科手术,也是全国肝脏外科成功的一例手术。

1975年2月,一名叫陆本海的安徽农民,千里迢迢慕名而来。他肚大如十月怀胎妇女,肝上肿瘤巨大,被诊断为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手术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大出血,风险很大。“医生就是要把病人一个个背过河。”裘法祖老师的教诲在吴孟超耳边响起,吴孟超决定冒着风险为他做手术。这台手术从早晨到晚上,整整做了一天,重达18厘米的肿瘤最终被成功剥离。11天后,陆本海就能下床,体重长了15斤。一个半月后出院,回家务农,一直活到现在。这个肿瘤的重量至今保持着世界纪录。这次手术的成功使吴孟超发明了捆扎治疗血管瘤的新方法,临床应用后效果非常理想,从那时起到现在,医院用这个方法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无一例失败,成功率达到100%。

1979年9月,第28届国际外科学术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吴孟超代表中国肝胆外科,出席会议并做大会发言,分析了18年来181例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成果……总手术成功率91.2%,手术死亡率仅占8.8%,手术后5年生存率达16%,有6例已生存10年以上……吴孟超的论文引起轰动,他被增选为国际外科学会会员,标志着中国的肝胆外科事业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